丁秋楠点点头,把茶叶盒放进布包里,跟着陈墨走出家门。两人骑着自行车,小黑跟在后面跑,穿过挂满红灯笼的胡同,朝着王叔家的方向而去。路上的行人大多穿着新衣服,手里提着年货,脸上带着笑容,偶尔有鞭炮声响起,年味十足。
骑了大概半小时,终于到了王叔家所在的家属院 —— 这是政务院的家属院,门口有哨兵站岗,院子里的房子都是青砖灰瓦的小平房,比陈墨住的四合院宽敞整洁。陈墨刚把自行车停好,就看到不远处的门口,站着几个人影 —— 正是陈琴、王建军一家。
“姐,姐夫,你们也刚到啊?” 陈墨推着自行车走过去,笑着打招呼。
“舅舅!舅妈!”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陈琴的女儿王家媛,穿着粉色的棉袄,扎着两个小辫子,从王建军身后跑出来,扑到陈墨身边,仰着小脸要抱抱。
“媛媛乖!” 陈墨弯腰把王家媛抱起来,放到自行车的前杠上,“冷不冷?舅舅给你捂捂手。” 他伸出手,握住王家媛冻得发红的小手,心里满是疼爱。
丁秋楠也跟着打招呼:“姐,姐夫,路上还顺利吗?”
“顺利,就是有点堵车。” 王建军笑着答道,他穿着粮食局的制服,显得格外精神,“我们还以为你们早就到了,没想到你们比我们还晚,是不是秋楠下班路远,耽误了?”
“嗯,总厂离得远,路上又有点滑,骑得慢了点。” 丁秋楠点点头,走到陈琴身边,拉起她的手,“姐,你穿这么少,冷不冷?”
“不冷,你姐夫给我买了件新棉袄,里面填的是新棉花,暖和着呢。” 陈琴笑着说,又摸了摸丁秋楠的棉大衣,“你这件也不错,看着就厚实,陈墨对你还真上心。”
王建军的儿子王家栋,今年八岁,穿着蓝色的棉袄,站在一边,不像王家媛那么活泼,反而像个小大人似的,双手背在身后,故作深沉地看着院子里的松树,惹得陈墨忍不住笑了:“家栋,怎么不说话?是不是不想来王叔家?”
王家栋摇了摇头,小声说:“不是,我就是在想,王叔家有没有鞭炮,我想放鞭炮。”
“有!肯定有!” 陈墨笑着揉了揉他的头,“王叔家有个大院子,晚上让你姐夫陪你放鞭炮,好不好?”
王家栋眼睛一亮,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孩子该有的笑容。
“行了,别站在门口聊了,电话已经打过了,张猛马上就出来接咱们。” 王建军看了看表,说道,“王叔特意交代,让咱们早点进去,说要跟小墨聊聊海南岛的事。”
陈墨点点头,抱着王家媛,丁秋楠拉着陈琴的手,王建军牵着王家栋,一家人站在门口,等着张猛出来。寒风轻轻吹过,带着淡淡的年味,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的聊天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过年图景。
陈墨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幸福 —— 有丁秋楠的体贴,有姐姐姐夫的关心,有孩子们的活泼,还有王叔的惦记,这样的日子,平凡却充满希望。他知道,今晚的王叔家,一定会格外热闹,而这份热闹与温暖,会成为他和丁秋楠最珍贵的过年记忆。
没过多久,就看到张猛穿着军装,快步从院子里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容:“陈墨、秋楠,还有陈琴姐、王局长,快进来!王叔和婶婶已经在屋里等着了,饺子都快包好了!”
“张哥!” 陈墨笑着打招呼,抱着王家媛跟着张猛往里走,丁秋楠和陈琴、王建军也跟在后面,王家栋拉着王建军的手,眼睛里满是期待 —— 他已经开始琢磨,一会儿要放多少鞭炮了。
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虽然冬天光秃秃的,但树枝上挂着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正房的门开着,里面传来王叔爽朗的笑声,还有婶婶的说话声,陈墨的心里,瞬间充满了久违的温暖 —— 这就是家的感觉,不管走多远,总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让你卸下所有疲惫,感受到最纯粹的爱与关怀。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