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四合院时,胡同里的年味愈发浓郁 —— 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红灯笼,不少人家正围着灶台炸丸子、蒸馒头,香味飘满整条街。更热闹的是路边,几户人家正围着放鞭炮,“噼里啪啦” 的响声震得空气都在颤,一群半大孩子穿着臃肿的棉袄,冻得通红的小手揣在袖筒里,眼睛却死死盯着地上的鞭炮碎屑,只要炮声一停,就像小炮弹似的冲过去,扒拉着找没炸响的 “哑炮”。
“快看!那有个没炸的!”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尖叫着,从碎屑里捡起一个红色的小鞭炮,举在手里蹦蹦跳跳,其他孩子都围过去,眼里满是羡慕。丁秋楠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忍不住笑了:“小时候我跟建华也这样,过年就盼着捡哑炮,攒多了自己偷偷放。”
陈墨听了也笑,从车筐里拿出一个红纸包着的鞭炮 —— 这是他昨天从供销社买的 “百子炮”,响起来又脆又响,专门留着除夕晚上放。“走,咱们也去院门口放,让院里的孩子也高兴高兴。”
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到四合院门口,陈墨把鞭炮挂在门框上,从口袋里掏出火柴,“擦” 的一声点燃引线。“快跑!” 他拉着丁秋楠往后退,刚退两步,“噼里啪啦” 的炮声就响了起来,红色的纸屑像雪花似的飘落,映得两人的脸颊通红。院里的几个孩子听到炮声,都从家里跑出来,围在旁边又蹦又跳,嘴里喊着 “陈叔叔放鞭炮啦!”
炮声刚停,孩子们就涌过去捡纸屑里的哑炮。陈墨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干脆把剩下的半挂鞭炮拆开,分给每个孩子两三个:“拿着,小心点,别对着人放。”
“谢谢陈叔叔!” 孩子们齐声喊道,手里攥着鞭炮,跑得更欢了。隔壁院的孩子看到了,都羡慕地扒着院墙看,陈墨见状,又拿出几个分给他们,惹得孩子们都围着他叫 “陈叔叔好”。丁秋楠站在旁边看着,脸上满是温柔 —— 她最喜欢这样的烟火气,平凡又热闹。
放完炮,两人回到家,小黑正趴在狗窝里瑟瑟发抖 —— 它最怕鞭炮声,刚才两人出去放炮,它躲在窝里连头都不敢抬。陈墨走过去,轻轻踢了踢狗窝:“胆小鬼,鞭炮有什么好怕的?” 小黑只是 “哼唧” 了两声,把头埋得更深了,逗得丁秋楠直笑。
“别逗它了,咱们包饺子吧,晚上还得吃年夜饭呢。” 丁秋楠挽起袖子,走进厨房,从面缸里舀出早上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了起来。陈墨则拿出下午剁好的白菜猪肉馅 —— 白菜是冬储的,水灵得很,猪肉肥瘦相间,拌上姜末、葱花和酱油,香味已经飘了出来。
“下午在王叔家吃太多了,现在还不饿,不过饺子得包,除夕吃饺子是规矩。” 丁秋楠一边揉面,一边跟陈墨聊天,“王叔家的鸡汤真鲜,王婶还一个劲给我夹肉,我都快吃撑了。”
“婶就是这样,热情得很。” 陈墨坐在旁边帮着摘菜,“明年咱们院子修好了,也请王叔和婶来家里吃饭,让你露一手,咱们也炖鸡汤,不比婶做的差。”
“好啊!” 丁秋楠眼睛一亮,“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摆张桌子,夏天的话还能在葡萄架下吃,多舒服。对了,富老大说什么时候能把屋顶修好?我想早点在新院子里种点花。”
“过完年就能动工,姐夫说松木下周就到,屋顶修好就能装窗户了。” 陈墨说着,把摘好的白菜递给她,“你想种什么花?我回头跟富老大说,在院子里留块地方给你种花。”
“我想种月季花,还有向日葵,向日葵长得高,夏天能挡太阳。” 丁秋楠说着,把揉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馅,熟练地包起饺子来。陈墨也跟着学,只是包的饺子歪歪扭扭的,跟丁秋楠包的整齐的饺子放在一起,显得格外滑稽。
“你包的这叫什么呀,跟小元宝似的。” 丁秋楠笑着调侃他,伸手帮他把饺子捏整齐,“慢点包,别着急,馅别放太多,不然煮的时候会漏。”
陈墨跟着她的样子学,慢慢也包得像模像样了。客厅里的收音机放着《红灯记》的选段,“临行喝妈一碗酒” 的唱腔混着包饺子的 “哒哒” 声,格外温馨。没一会儿,案板上就摆满了饺子,有圆的、有月牙形的,都是两人的心血。
陈墨把饺子端到厨房的篦子上放好,洗了洗手,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正琢磨着要不要再去看看新院子的图纸,丁秋楠突然从旁边凑过来,一屁股坐到他怀里,双手勾住他的脖子,脸颊泛红,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小声说道:“陈墨,我想给你生个孩子。”
陈墨愣了一下,随即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 他知道丁秋楠一直想要孩子,只是之前他想等院子修好、她身体调理好,现在她主动提出来,说明她也做好了准备。他低头看着怀里的姑娘,手指轻轻拂过她的脸颊:“真的想好了?不等院子修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