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三月初。丁秋楠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评审,跟她一起参加的还有五个人,都是申请二线辅助岗位的。评审内容包括中药识别、配伍禁忌、药方解读,丁秋楠因为有陈墨的辅导,答得很顺利,最终顺利通过评审。
可医院的情况却不太乐观 —— 最想招的一线中医大夫,一个通过评审的都没有。梁明远为此头疼不已:“西医那边每年都有中专生、大学生分配过来,中医这边却没人。今年医学院没有中医专业毕业生,别的学校能不能分配过来还不一定,这可怎么办?”
无奈之下,梁明远只能先招了几个稍微懂点中医的学徒,让科里的老大夫带着,一边学一边干。陈墨也主动提出:“梁主任,我可以给学徒们上课,用我整理的笔记当教材,让他们快点上手。”
梁明远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你帮忙,我就放心了。”
丁秋楠这边,因为陈墨提前跟纺织厂的李保年副厂长打过招呼,调令下来时,厂里很痛快地放了人,没卡脖子。丁秋楠拿到调令的那天,高兴得抱着陈墨跳了起来:“墨哥,我终于能跟你一起上班了!”
“慢点,别累着。” 陈墨连忙扶住她,笑着说,“以后每天都能一起上下班,不用再分开了。”
中药房比西药房轻松,不用上夜班,虽然工资比西药房少五块钱,但陈墨一点都不在乎 —— 只要丁秋楠能轻松点,少赚点钱也没关系。
进入三月后,还有一个好消息:居委会这个月给每户发了二两肉票,比上个月多了一两。而且肉摊上的猪肉,肥膘也比以前厚了几分 —— 这意味着灾荒正在慢慢恢复,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张大妈拿着肉票,笑着对陈墨说:“小陈,你看这肉票多了,咱们终于能多买点肉,给孩子补补了!”
“是啊张大妈,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陈墨笑着回应。
丁秋楠第一天去医院上班,两人特意早出门了半个小时。陈墨先带着她去拜访了中药房的刘主任 —— 刘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性格温和,笑着说:“秋楠,欢迎你啊!以后有不懂的就问我,或者问杨小红,她跟你熟。”
杨小红也笑着说:“秋楠,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我带你熟悉一下药斗,常用药都在这边。”
陈墨又叮嘱了几句 “多照顾秋楠”,才放心地回自己的诊室。刚坐下,王洁就递过来一份中医学院发来的函件:“陈医生,中医学院说您的第二本笔记效果很好,想让您继续写第三本,还问能不能给学生们开几次课。”
陈墨接过函件,心里满是欣慰 —— 他的第一本笔记因为都是简单病例,只有部分人推崇;第二本记录了哮喘、肺痨等复杂病症,还附带了独特的药方,经过专家论证,被认为 “切实可行”,现在已经成了中医学院的辅助教材,学生们都反映 “易懂、好用”。
“我会尽快回复的,谢谢王姐。” 陈墨把函件收好,心里暗暗决定 —— 第三本笔记写完后,就去给学生们上课,能为中医传承做点贡献,他很乐意。
中午吃饭时,丁秋楠跑来找陈墨,脸上满是开心:“墨哥,中药房的同事都很好,刘主任还教我认了几种少见的药材!晚上咱们回家做红烧肉吧,我想吃了。”
“好啊,晚上就做红烧肉。” 陈墨笑着点头,给她夹了一块排骨,“多吃点,补补身体。”
丁秋楠靠在他身边,小声说:“墨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进不了医院。”
“傻丫头,跟我客气什么。” 陈墨摸了摸她的头,“咱们是一家人,我不帮你帮谁?”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陈墨看着身边的丁秋楠,又想起自己正在整理的笔记,心里满是踏实 —— 有爱的人陪伴,有值得奋斗的事业,还有一个即将到来的宝宝,这样的日子,就是他重生回来最想要的幸福。他知道,未来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有彼此,有爱,有对生活的热爱。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