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媳妇,我是你丈夫,不疼你疼谁。” 陈墨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再睡会儿,我去做早饭,顺便带小黑出去买早点。”
陈墨在院子里做完五禽戏,带着小黑去胡同口买了油条和豆浆,回来又给丁秋楠蒸了个鸡蛋羹 —— 鸡蛋羹里加了点虾皮,补钙又鲜。等他把早饭端到床边,丁秋楠才打着哈欠坐起来,眼睛还是红红的,显然没睡够。
“快吃吧,吃完再补个觉,宝宝还没醒呢。” 陈墨把鸡蛋羹递到她手里,“我去书房整理病历,有事你叫我。”
接下来的几天,陈墨几乎 “消失” 在了医院和各个医疗机构 —— 除了每周四雷打不动去医院中枢值班,其余时间都待在家里,一边帮丁秋楠照顾宝宝、整理肾病病例,一边陪着她聊天、练五禽戏。
丁秋楠的睡袋很快就做好了:粉色的给姐姐,蓝色的给弟弟,领口用了松紧带,刚好能套住宝宝的脖子,底部暗扣一打开,换尿布特别方便,里面垫的棉花厚薄适中,软乎乎的,宝宝穿在里面,小手小脚能自由活动,再也不用被棉被裹得严严实实。
“你看,宝宝穿着多舒服!” 丁秋楠把姐姐放进粉色睡袋,姐姐不仅没哭,还咧嘴笑了一下,小手轻轻抓着睡袋的领口,模样可爱极了。
陈墨看着宝宝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 —— 这个小小的睡袋,虽然简单,却能让宝宝舒服不少,也帮丁秋楠省了不少心。
而整理病历的工作,却比陈墨想象中难得多。卫生部把全国各省市医院上报的近一年肾病病例都寄了过来,满满两大箱,堆在书房里,像座小山。可打开一看,陈墨却犯了难 —— 很多病历书写得极其不规范,有的字迹龙飞凤舞,像 “天书” 一样,他认了半天都认不出;有的只写了 “肾病”“水肿”,连具体症状、化验指标都没记录;还有的甚至把 “慢性肾衰竭” 写成了 “慢性肾炎”,诊断都能出错。
“这怎么整理啊……” 陈墨拿着一本病历,哭笑不得 —— 他怀疑写这本病历的医生,自己回头看都认不出自己写的字。
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梳理:先把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的病历挑出来,按 “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 分类;字迹模糊的,就对照化验报告(如果有的话)慢慢猜;诊断不明确的,就标记出来,以后找机会跟当地医院核实。
丁秋楠看到他对着病历发愁,就帮他整理:“我帮你把分类好的病历按地区排好,你负责核对内容,这样能快一点。”
“谢谢你媳妇。” 陈墨心里暖暖的,有她帮忙,枯燥的整理工作都变得有意思多了。
就这样,夫妻俩一个核对内容,一个分类排序,偶尔宝宝醒了,就一起照顾宝宝,日子忙碌却温馨。经过十几天的努力,陈墨终于初步整理出了一份 “肾病患者病情变化对照表”,上面详细记录了不同类型肾病的症状、中西医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及愈后情况 —— 中医部分他能保证准确,西医部分则标记了存疑的地方,准备以后请内科的同事帮忙核对。
“总算有点眉目了。” 陈墨看着手里的对照表,长长舒了口气 —— 虽然只是第一稿,以后还需要无数次修改完善,但至少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离他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丁秋楠靠在他身边,看着对照表上密密麻麻的字,笑着说:“墨哥,你真厉害!以后肯定能帮到更多肾病患者。”
“这也有你的功劳。” 陈墨搂住她,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一下,“要是没有你帮忙整理,我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帘,洒在对照表上,也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陈墨看着怀里的丁秋楠,又想起床上熟睡的宝宝,心里满是踏实 —— 有家人的陪伴,有热爱的事业,这样的生活,就是他重生后最想要的幸福。而他知道,只要继续坚持下去,这份幸福会越来越稳固,他的医学研究,也会帮助更多人摆脱病痛,迎来健康的生活。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