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特地来向你请教啊。”
“您可别折煞我了。” 陈墨赶紧摆手,“我一个中医,哪敢在外科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你小子别谦虚。” 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这事还真得问你,毕竟是你先提出来的。”
陈墨一头雾水,却还是把两人让进诊室。王护士见状赶紧泡了茶,识趣地带上了门。何主任把文件袋往桌上一倒,厚厚一叠报告滑了出来,最上面是张盖着卫生部红章的批复:“同意北京协和医院设立急诊科试点,由外科牵头组建……”
“我勒个大去!” 陈墨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想起两年前的事。那年西城区一家厂房垮塌,三十多个工人被埋,医院所有科室都抽人去抢救。当时伤员太多,外科、骨科、麻醉科挤在走廊里抢人,连担架都不够用。他看着急得直跺脚的何主任,顺口提了句 “国外有急诊中心,能统一调配资源”,没想到何主任真把这话记在了心里,还写成了报告递上去。
“这都两年多了,我还以为石沉大海了。” 陈墨拿起批复,指尖都有些发颤。
何主任叹了口气:“你以为容易啊?光专家论证就开了八次会,还得向上申请新增二十个人员编制,能批下来已经算神速了。” 他拍了拍文件,“现在定了,外科牵头,李主任暂管,我们俩特地来问问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 陈墨赶紧把批复放下,“我当时就是随口一说,哪有什么想法。国外的急诊中心我也是听张院长提过,他留过洋,肯定比我懂。”
“你小子别想往外推。” 何主任笑骂道,“张院长前阵子调去上海了,临走前还说这主意是你先出的,让我们多听听你的意见。”
陈墨心里叫苦不迭。上一世他倒是去过急诊,可那都是 21 世纪的现代化急诊室,有监护仪、除颤仪,还有专门的急诊护士站。现在这条件,连个像样的抢救床都没有,总不能跟他们说 “要建 ICU、搞绿色通道” 吧?这话要是说出去,非得被当成疯子不可。
“何主任,真不是我推脱。” 他斟酌着开口,“急诊主要靠外科、麻醉科这些西医科室支撑,我一个搞中医的,实在插不上手。不过我倒有个小建议 —— 抢救的时候能不能留个中医位置?比如伤员休克,西医补液的同时,我们可以扎人中、内关穴,说不定能帮上忙。”
李副主任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上次厂房垮塌,有个伤员心跳停了,除颤三次都没回来,最后还是你扎了关元穴才救过来。要是急诊能有中医参与,说不定能多些办法。”
“就是个例,当不得真。” 陈墨赶紧摆手,心里却暗自盘算:能让中医融入急诊体系,也算是为中医发展铺了块砖。
何主任站起身,把文件收进袋里:“行,你这建议我们记下了。等急诊科建起来,第一个请你去坐诊。”
送走两位主任,陈墨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窗外的槐树叶沙沙作响,他看着桌上的肾病研究笔记,突然觉得浑身是劲 —— 密档的事告一段落,急诊科要成立了,肾病研究还有院长支持,这日子总算要往好了走。
“陈大夫,梁主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王护士推门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墨起身往主任办公室走,走廊里正好遇见丁建华,他姐姐丁秋楠的弟弟,刚分配到医院药房当学徒。小伙子看见他就咧嘴笑:“姐夫,我姐让你晚上早点回家,她炖了鸡汤。”
“知道了。” 陈墨点点头,看着丁建华蹦蹦跳跳地跑远,心里暖融融的。刚拐过走廊,就看见梁明远站在办公室门口,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小陈,你小子运气真好,杨院长刚才在我面前把你夸了半天,说要重点培养你。”
陈墨心里一动,看来这新院长还真不是个简单的行政干部。他笑着走上前:“都是主任您平时教得好。”
梁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跟我客气什么。对了,急诊科的事我听说了,你要是想去,我跟杨院长提一句。”
“不了主任。” 陈墨摇摇头,“我还是先把肾病研究做好,急诊科那边有需要,我随时过去帮忙。”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陈墨看着梁明远鬓角的白发,突然觉得 —— 不管时代怎么变,医者治病救人的初心,永远都不会变。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