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想到:“定量装药也是个慢活儿,容易洒漏,还不准。”
赵小花则从质检角度提出:“现在手工装的,每个子弹装药量有点细微差别,肯定影响射击精度。”
林烽结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了改进思路:“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小型的手动杠杆式压力机,把压底火和压弹头两个步骤合并,用杠杆省力,还能保证压力一致。再做几个不同规格的定量药杯,固定容量,减少误差。”
说干就干!锻造组负责打造压力机的框架和杠杆机构,需要坚固又轻便。修复组负责加工最精密的压杆和模具头,确保尺寸精准。质检组则负责监督每个环节的尺寸公差。
没有现成的图纸,全靠林烽画出示意图,大家边琢磨边制作。失败了就重来,零件不合适就修改。那台宝贵的钻床再次发挥了核心作用,几乎所有需要精准钻孔的零件都由它完成。
几天后,一台简陋却结实的手动杠杆式复装压力机诞生了!操作者只需将弹壳放入模具,放上底火或弹头,然后扳动杠杆,“咔哒”一声,压力到位,轻松省力!
同时,几个不同容量(对应不同枪弹型号)的黄铜定量药杯也做了出来,容量精确,倒药时几乎不再洒漏。
林烽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流水线工作台:一个人专门清理和检查弹壳,一个人用定量杯装药,一个人操作压力机压装底火和弹头,最后一个人(由质检组负责)进行最终检查。
新的流程和设备投入使用后,效果立竿见影!复装速度大大提升,而且由于操作规范化和工具改进,一致性也大大提高!
赵小花带着质检组随机抽查了新一批复装子弹,用简易天平称量装药量,惊喜地发现差异微乎其微!
“科长!成功了!您看,这十发子弹的药重几乎一样!”赵小花兴奋地报告。
产量统计下来,日产量从原来的两百发左右,稳步提升到了五百发!而且质量更稳定!
消息传到团部,李云龙高兴得直拍大腿:“好!太好了!老林这小子,真是一刻都不闲着!学习开会两不误,还能把活儿干得这么漂亮!这下咱们的子弹更充裕了!”
孔捷也赞叹道:“这就是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了啊!提高效率,保障战斗力!”
丁伟则已经开始算计:“每天五百发,十天就是五千发……咱们打一场小规模伏击战的子弹基本就够用了!”
遵义会议正在紧张进行,城外警卫团的营地里,学习与生产的热潮却悄然涌动。林烽和他的装备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等待着会议的佳音,也为即将可能到来的新征程,默默地准备着更加充足的“粮食”。思想的统一和技术的进步,如同车之两轮,驱动着这支队伍,向着光明的方向,稳步前进。
(本章字数:4800字)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