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的到来,就像给各个小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不仅带来了理论知识,更带来了旺盛的精力和严谨的态度。
当然,过程中也闹过笑话。有个学员第一次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轴承座孔,紧张得手直抖,读数读得离谱,被带他的老师傅笑骂:“你小子这读数,这孔得比水缸还大了!书本啃傻了?放松点,感觉它的跳动!”
还有个学员试图用杠杆原理计算需要多长的撬杠才能移动一台重型机床,算了半天,旁边一个老兵等不及了,喊来几个弟兄,“一二三”一声吼,直接用蛮力推动了,留下那个学员拿着纸笔在原地发呆,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当一个学员第一次独立用刮研工艺将一块机床垫铁的手刮到要求的花点数时;当另一个学员通过计算,成功预测出安装大型齿轮需要预留的热膨胀间隙时;当他们看到自己参与安装调试的机床第一次空转成功时……那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带来的巨大成就感,是任何课堂学习都无法给予的。
李云龙偶尔来视察,看到学员们有的满手油污地跟着技工调试设备,有的拿着图纸和老师傅激烈讨论,有的认真记录着数据,不由得对林烽竖起了大拇指:“嘿!还真让你小子弄成了!这帮娃娃兵,现在看起来有点技术员的模样了!比光会甩膀子出苦力强多了!”
林烽看着这一切,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正在让这些年轻学员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他们不仅快速掌握了实操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夜校里那些枯燥理论的实际意义,综合能力得到了“双提升”。
这批经历过建设洗礼的学员,将来必定成为瓦窑堡兵工厂乃至整个红军军工体系中最坚实、最宝贵的技术中坚力量。他们既是现在的建设者,也是未来的继承者。兵工厂的根基,在机器的轰鸣声响起之前,已经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