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老师傅们心里舒坦了,觉得有道理。是啊,谁不想自己的手艺得到认可呢?
李云龙也来“助阵”,他拿起一个刻着清晰编号的枪机,大声说:“都给老子听好了!以后这零件上的号,就是你们的脸面!谁刻的字清楚,活儿干得漂亮,老子月底发奖励!谁要是糊弄,字刻得跟鬼画符似的,或者活儿出了岔子被这‘标签’逮住,别怪老子扣他的小米!”
恩威并施之下,“零件身份标签”制度很快在全厂铺开。一个个核心零件上,都多了一个小小的、却意义非凡的“身份证”。
制度实施后不久,就立竿见影地发挥了作用。
一次,部队反馈一批子弹中有个别哑火。质检组根据弹壳底部的标识(也推行了标签制),迅速锁定是某日弹药车间某工号操作员压装的底火批次。一查记录,发现那天该操作员使用的底火压装设备气压略有不稳,导致了部分底火装配不到位。问题很快得到针对性解决,避免了更大范围的损失。
还有一次,一门试射的迫击炮出现炸膛险情,万幸没伤人。根据炮管上的编码,立刻追溯到是锻造车间某日生产的一批毛坯中,有一根内部存在极其隐蔽的微小裂纹。通过对该批次毛坯全部进行严格探伤(土法敲击听音和放大镜观察),排除了其他隐患。
质量问题追溯的效率,相比之前如同大海捞针,提升了足足百分之八十!
更重要的是,这套制度无形中极大地增强了操作工的责任心。现在每加工一个零件,都像是在完成一件需要签名的艺术品。大家更加注重工艺,更加精益求精,因为那个小小的编号,代表着他们的声誉和手艺。
赵小花也因此成了厂里的名人,大家都佩服这个姑娘的巧思。李云龙更是逢人就夸:“看见没?咱们兵工厂的姑娘,顶的不只是半边天!这脑子,比好多大老爷们都好使!”
林烽看着生产报表上持续下降的故障率和不断提升的优质品率,心中欣慰。赵小花的“身份标签”制度,就像给兵工厂的质量管理装上了一双“眼睛”,让问题无处遁形,也让优秀的工匠得到了应有的认可。瓦窑堡兵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由此迈上了一个新的、更加精细化的台阶。而这一切,始于一个细心姑娘的智慧火花。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