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105毫米榴弹的试制成功,让瓦窑堡兵工厂的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那枚重达30斤、闪烁着冷峻金属光泽的“钢铁獠牙”,静静地躺在隔离工棚的软垫上,仿佛一头沉睡的凶兽,只待那一声唤醒它的惊天怒吼。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实弹射击测试,才是对这数月来所有心血、智慧与汗水最直接、最残酷,也最激动人心的最终检验。
林烽并没有急于立刻进行试射。他知道,一门合格的火炮系统,不仅要有能摧毁目标的炮弹,更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毁伤效果的标准。这次测试,不仅要听响,更要看效果!他要亲眼验证,这发凝聚了心血的炮弹,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预设的“攻坚”与“杀伤”目标。
“我们要给这第一发炮弹,找一个够分量的‘对手’!”林烽在战前准备会上,手指敲着桌面,目光炯炯,“不能随便找个土坡打,那样看不出真本事。我们要模拟鬼子最常用的野战工事——钢筋混凝土碉堡!”
命令一下,整个瓦窑堡再次行动起来。选址依旧在那片测试过炮盾的偏僻山谷,但这次,工程队的目标是在山谷尽头,用最快速度建立起一座厚度达到50厘米的模拟碉堡。
“老李,看你的了!”林烽对工程队负责人老李说道,“就用水泥、沙石和钢筋,严格按照鬼子常见碉堡的规格来!墙体厚度50厘米,一点不能含糊!内部空间不用太大,能体现出结构强度就行。”
“厂长,您就瞧好吧!”老李拍着胸脯,“保证给您弄个结实的‘硬骨头’!让咱们的炮弹好好啃一啃!”
接下来的几天,山谷里叮当作响,异常热闹。工程队的同志们挥汗如雨,支模板、绑钢筋、搅拌混凝土……一座灰扑扑、敦实厚重、带着射击孔的模拟碉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为了更真实地模拟效果,老李甚至还让人在碉堡内部用木架和草席做了几个假人,象征驻守的日军。
看着那座逐渐成型的坚固工事,一些前来帮忙的战士私下里嘀咕:
“我的乖乖,这墙厚得,咱们平时用的炸药包都够呛吧?”
“可不是嘛,我看咱们那82迫击炮弹,砸上去估计也就听个响,蹭掉点皮。”
“就看林厂长这新宝贝疙瘩的了……”
牛大力围着半成品的碉堡转了好几圈,还用拳头使劲捶了捶已经初步硬化的混凝土墙面,纹丝不动,反而震得他手疼。
“他娘的,还真硬!”他呲牙咧嘴地甩着手,跑到林烽身边,“厂长,这乌龟壳子弄得跟真的一样,咱们那炮弹……能行吗?别到时候崩了牙。”
林烽看着那坚实的工事,嘴角却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放心,大力。咱们这发‘牙’,就是专门用来啃这种硬骨头的!崩不了!”
与此同时,那门披挂着厚重炮盾的“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也被小心翼翼地牵引、固定在了距离模拟碉堡约1500米的预设炮位上。这个距离,既能充分考验火炮的射程和精度,也符合未来实战中,炮兵阵地需要在相对安全距离展开的需求。炮口高昂,直指远方的“目标”,冰冷的金属线条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那枚珍贵的首制炮弹,则由苏婉和李德顺亲自监督,由最可靠的战士用特制的弹药箱搬运至炮位旁。
试射的日子,在一个晴朗无风的上午到来。山谷周围早已戒严,所有观测人员都集中在远离炮位和靶标、并建有坚固掩体的观测所内。望远镜、测距仪、秒表、记录本一应俱全。
气氛比测试炮盾时更加凝重。毕竟,这一次,考验的是主动攻击的威力!
林烽站在观测所中央,举起望远镜,最后确认了一遍目标——那座孤零零矗立在谷底、如同一个灰色墓碑的模拟碉堡。
“炮位报告状态!”林烽通过临时架设的电话线下达指令。
电话那头传来沈泉沉稳的声音(他负责指挥炮组):“报告厂长!火炮状态良好!弹药检查完毕!炮手准备就绪!”
“目标,正前方模拟碉堡!距离一千五百米!一发榴弹!装填!”
“装填完毕!”炮手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一丝紧张的颤抖。
“瞄准完毕!”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牛大力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又觉得不妥,赶紧放下,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远方。
王老铁、李德顺、家泉次郎等人,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
苏婉紧紧握着记录本,指节有些发白。
林烽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那石破天惊的命令:
“放!”
命令通过电话线瞬间传达到炮位!
炮手猛地拉动了击发绳!
下一秒——
“轰!!!!!!!!!!!”
一声远超之前测试炮盾时任何声响的、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从炮位方向传来!观测所的人们即使隔着老远,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大地的猛烈一震!那门105毫米榴弹炮的怒吼,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撕裂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