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陈轩的鱼摊前就排起了队。有老主顾,也有听说“陈老板杀鱼特别好”来凑热闹的,阿文在旁边忙着称鱼、收钱,笑得合不拢嘴,陈轩则低着头,专注地杀鱼、刮鳞,动作麻利,每一刀都恰到好处,仿佛在做一件艺术品。
“陈老板,听说你前几天去邻市了?”一个常来买鱼的大妈一边等着,一边闲聊,“是不是去看孙老板了?那小子,当年跟你最好,后来走了,我们都挺想他的。”
陈轩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头,笑了笑:“是啊,去看了看,他挺好的,就是瘦了点。”
“那就好,那就好。”大妈点点头,“孙老板是个老实人,当年要不是为了你……”
“张大妈,您的鱼好了。”陈轩把杀好的鱼装进袋子里,递给大妈,打断了她的话。
大妈接过鱼,看了陈轩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陈轩继续低头杀鱼,只是心里那片平静的湖面,又泛起了一丝涟漪。他知道,码头的人都记得当年的事,也都知道孙志国为他做的牺牲。这些记忆,像刻在石头上的字,无论过多久,都不会消失。
中午的时候,老周来了,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轩哥,这是邻市朋友回的信,说孙老板那边都安排好了,孩子的竞赛辅导也找了老师,费用……”
“费用我来出。”陈轩打断他,“另外,再给他打一笔钱,说是码头商户凑的,让他别多想。”
老周点点头:“我知道了。”他顿了顿,又说,“郑国强那边,真的没事了?”
“暂时没事了。”陈轩说,“但他不会就这么算了。”
老周有些担心:“那要不要……”
“不用。”陈轩摇摇头,“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过。我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把码头守好,比什么都强。”
老周看着陈轩平静的侧脸,心里的担忧渐渐放下了。他知道,陈轩心里有数。
下午,陈轩去了码头的仓库。这里曾经存放过那批救援物资,现在堆满了各种渔网、绳索和备用零件。他走到仓库最里面,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放着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陈轩蹲下身,用袖子擦了擦箱子上的灰尘,露出了上面模糊的字迹——“志国的书”。
他打开箱子,里面放着几本泛黄的机械维修书,还有一个旧的笔记本。陈轩拿起笔记本,翻开,里面是孙志国清秀的字迹,记录着各种机械的维修方法,还有一些随手画的草图。翻到最后几页,他看到了一段话:“今天轩哥又跟人打架了,为了保护王大爷的鱼船。他总说自己能扛,可我知道他也会疼。以后我要学好维修,等轩哥的船坏了,我来修,不让他再为这些事操心。”
陈轩的眼眶有些发热,他合上笔记本,放回箱子里,重新盖好盖子,又用布把箱子盖好,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沉甸甸的回忆,重新藏回时光的深处。
走出仓库时,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洒在码头上,给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郑国强不知什么时候又来了,正站在不远处,和一个老渔民说着什么,脸上带着耐心的笑容,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锐利。
陈轩看着他,忽然觉得,或许郑国强说得对,规则不能破,但守护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他用他的江湖气护着码头的安稳,郑国强用他的规则维护着秩序,看似对立,却又在无形中,守护着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场无声的博弈,或许永远不会有真正的结局,但只要码头的烟火气还在,只要那些需要守护的人还在,他们就会继续走下去,用各自的方式,守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海风吹过,带着渔获的鲜香,也带着新的希望。陈轩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着鱼摊的方向走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他的鱼摊,还要继续开张。
喜欢轩爷当道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轩爷当道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