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正院花厅,早膳刚摆上桌,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香气四溢。
林晏捏着银箸,正瞄准一个最饱满的包子,国公夫人慈爱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晏儿啊,昨日你舅母进宫,又提起她娘家侄女,那姑娘……”
“娘!”
林晏手一抖,包子差点掉醋碟里。
他立刻放下筷子,挺直腰板,小脸绷得一本正经,声音洪亮得能震下房梁灰,
“爹!娘!儿子现在一心只想跟着谢大人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建功立业!造福百姓!这才是正理!成家之事,不急!等我立下功勋,光耀门楣再说!”
他说得慷慨激昂,正气凛然,仿佛下一刻就要为苍生赴汤蹈火。
桌子底下,藏在宽大袖袍里的手,却悄悄摸索着,精准地抓住了旁边谢霄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握住,还用力捏了捏,仿佛在寻求同盟和支持。
谢霄端坐一旁,慢条斯理地用着清粥。
感受到袖袍下那只作乱的手,他面不改色,只是指尖微动,反手将那几根不安分的手指包裹在掌心,轻轻回握了一下。
随即放下调羹,目光平静地看向上首的国公爷和林珩:
“国公爷,夫人,林公子所言极是。此番归京,陛下亦有重任相托。林公子于地方庶务、沟通协调颇有天分,心思活络,实为不可多得的助力。日后若有大计施行,林公子确能担当重任。”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天然的令人信服的力量。
国公爷看着儿子难得“志存高远”的模样,又听了谢霄这分量十足的肯定,捋着胡须,眼中露出欣慰:“嗯…男儿志在四方,建功立业,确是正途!谢大人谬赞了。”
国公夫人看看丈夫,再看看一脸“正气”的儿子和旁边沉稳可靠的谢霄,张了张嘴,终究把那堆“好姑娘”咽了回去,只叹道:“罢了罢了,你们爷们儿的大事要紧,娘不唠叨了。快吃吧,包子凉了。”
危机解除!
林晏心里的小人欢呼雀跃,桌下握着谢霄的手得意地晃了晃,这才心满意足地夹起那个垂涎已久的汤包,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
---
御书房里熏着宁神的檀香,紫檀大案后,承平帝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面前摊着一份墨迹淋漓的奏疏,正是谢霄所呈。
“谢卿,”承平帝抬起眼,目光锐利如鹰隼,“你奏疏中所言……这‘红薯’、‘土豆’、‘玉米’……当真亩产可达千斤?甚至数千斤?耐旱耐瘠,不择地而生?此等神物,闻所未闻!你所据何来?”
他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和深深的疑虑。
亩产千斤?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齐最肥沃的良田,精耕细作,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
谢霄躬身肃立,神色平静无波:
“回禀陛下,此乃臣结合云州治蝗、赈灾所见之民生疾苦,深感粮秣乃社稷根本。后又遍览海外遗珍、前朝秘档,加之臣师门所传之‘推演’秘法,多方印证所得。”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稳,
“此物形貌、特性、产地,皆有古籍残章与海客口述佐证。陛下请看——”
他上前一步,手腕在御案上方极其自然地拂过。只有他能看见的幽蓝光幕瞬间显形展开,悬浮在御案上方。
光幕上,栩栩如生的红薯块茎、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圆滚滚的土豆图像清晰呈现,旁边罗列着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生长周期、适宜温度、土壤要求、以及最震撼人心的——不同条件下惊人的理论亩产区间(数百斤至数千斤)!
承平帝的目光瞬间被那凭空出现的、逼真得不可思议的图像和详尽的数据攫住!
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瞳孔微缩。这手段!又是这神鬼莫测的手段!如同当初预测蝗灾一般!他虽知谢霄身负奇术,但每一次亲见,依旧震撼莫名!
“此乃……”承平帝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此乃臣以秘法‘推演’所得图示与数据,”谢霄适时解释,声音平稳,“虽为推演,然结合古籍海客之说,可信度极高。陛下,此等神物若真能寻得,引入我大齐,实乃天佑!粮仓充盈,则百姓再无饥馑之虞,国库丰盈,则国力鼎盛,万民归心,江山永固!”
“天佑…江山永固…”承平帝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字,目光死死盯着光幕上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和沉甸甸的红薯块茎,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几分。
那巨大的、足以改写国运的诱惑,如同最甘美的毒药,让他心头狂跳!
纵然疑虑未消,但谢霄那精准预测蝗灾的能力,已在他心中埋下了信任的种子。巨大的利益当前,这丝疑虑被压到了最低。
---
“然则,”
承平帝毕竟是一代雄主,巨大的诱惑并未完全冲昏他的头脑,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看向谢霄,
“寻访此等域外神物,需远涉重洋,汪洋万里,风高浪急,更有海寇、瘴疠、迷途之险!谢卿,你可知其中凶险?九死一生,绝非虚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小纨绔靠贴贴拿下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小纨绔靠贴贴拿下未来首辅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