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正午,演练正式开始。沈云疏坐镇位置居中的鹰瞰岭烽燧台。她深吸一口气,下令道:“北望台,燃一道烟,示警小股敌人!”
命令通过旗语迅速传出。片刻后,远处的北望台顶,一道笔直的青烟袅袅升起,在蔚蓝的天空下格外醒目。
“鹰瞰岭收到!”负责观测的队员立刻回报。
“卧牛背收到!”
“一线天收到!”
“虎口隘主寨收到警讯,已敲响预备钟!”
各点回应依次传来,信号传递流畅。沈云疏不动声色:“北望台,改为两道烟,示警大队敌军!”
北望台的烟雾变为两道,浓黑的烟柱直冲云霄。整个预警链条再次迅速响应,虎口隘的钟声变得急促而响亮。
然而,在随后的夜间火把信号演练中,问题暴露出来。由于山峦阻隔,卧牛背与一线天之间的火光无法直接目视确认。
“果然有盲区。”沈云疏并不意外,她早已准备了应对方案。“在卧牛背西侧那个突出的岩石设立一个中转哨位,配备两面反光铜镜和响亮铜哨。白天用铜镜反射日光传递信号,夜晚用铜哨声接力。”
为了解决极端天气下的通信问题,她还与周砚、石岩商议,抽调了部分腿脚麻利、熟悉山路的队员,组建了专门的传令兵小组,负责在烽火信号无法有效传递时,进行人力接力送信。
十几天日夜不停的奋战后,当最后一座烽燧台在一线天隘口上方矗立起来时,一张以虎口隘为核心,以北望台、鹰瞰岭、卧牛背、一线天为支点的立体预警网络终于宣告完成。
也就在体系建成后的第三天,其价值便得到了验证。
清晨,负责一线天值守的队员,通过铜镜反射的闪光信号,向卧牛背发出警报:发现不明身份人员约十余人,在隘口外三里处徘徊窥探。
消息通过烽火和传令兵,迅速传回虎口隘。
“来得正好!”周砚眼中精光一闪,“让流动巡逻队靠上去,看看是哪路神仙,但不要打草惊蛇。”
林栖亲自带着一支精锐小队前出侦察。傍晚时分,他带回消息:是蝮蛇派出的探路小队,试图寻找绕过虎口隘防线的路径,但在刚刚进入预警范围时就被发现,未能深入便被巡逻队驱离。
“好!这预警网没白建!”石岩得知后,用力一拍大腿,满脸兴奋,“这下咱们算是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成功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栖雁坳和南山村。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安心的笑容。这套由沈云疏主导构建的预警体系,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感,更向所有人证明,只要团结协作,运用智慧,他们完全有能力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