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消融后的晴好天气并未持续太久,铅灰色的云层重新笼罩了天空,带来了更加刺骨的寒意和连绵的冬雨。潮湿的冷气仿佛能钻进骨头缝里,栖雁坳和南山村都笼罩在一片阴郁潮湿之中。这种天气对于储备不足、房屋尚显简陋的流民聚集地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果然,没过几天,麻烦便接踵而至。先是几个体质较弱的孩子和老人开始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起初并未引起太大重视,只当是寻常风寒。但病情很快在居住拥挤的人群中蔓延开来,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青壮也开始病倒,浑身乏力,影响了日常的劳作和训练。
赵叶和南山村的秦老立刻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风寒。秦老捻着胡须,眉头紧锁:“此乃时疫,多为外感风寒,内蕴湿热,加之众人聚居,正气有亏,故传播迅猛。需尽快隔离病患,焚烧苍术、艾叶辟秽,汤药也需跟上,只是……”他叹了口气,“我们储备的药材,怕是经不起这般消耗。”
沈云疏得知情况后,心中一惊。疾病在人口密集处传播的速度,有时比刀剑更可怕。她立刻下令,将议事木屋和几间空置的仓库临时改为隔离区,将所有出现明显症状的人集中安置,由赵叶、秦老和几位略懂医术的妇人负责照料。健康人员尽量减少聚集,饭食也改为分时段、分地点领取。
“所有接触过病患的人,衣物要用沸水煮过,双手需用皂角反复清洗。”沈云疏强调着卫生的重要性,尽管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但在她的严令下还是执行了起来。她在隔离区外架起大锅,日夜不停地熬煮着秦老开出的、以板蓝根、金银花、甘草等为主的清热解表汤药,要求所有人,无论是否生病,每日都必须饮用一碗。
然而,药材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库房里治疗风寒相关的草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屋漏偏逢连夜雨,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晾晒新的草药变得极其困难,狩猎和采集也几乎陷入停滞。
“疏儿,这样下去不行。”王氏看着日渐空旷的药柜,忧心忡忡,“病倒的人还在增加,光是发热需要的柴火就比平日多出数倍,炭火也消耗得快。再这样下去,怕是没等到开春,我们自己就先垮了。”
沈云疏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冷雨,心情沉重。她想起了陈观,想起了江临府。或许,是时候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了,至少,要获取急需的药材。
“娘,您别急,我来想办法。”沈云疏转身,语气坚定,“云墨!”
“姐,我在。”沈云墨立刻应声,他最近也忙着协助维持秩序和传递消息,脸上带着疲惫。
“你立刻挑选两个机灵、身体无恙、脚程快的队员,准备好干粮和雨具。”沈云疏吩咐道,“等我写好信,你们立刻出发,前往江临府,寻找陈氏商队的陈观掌柜。务必把信亲手交到他手上。”
“现在?这天气……”沈云墨有些迟疑。
“就是这种天气,才不容易引起注意。路上小心,避开可能有匪徒出没的区域,安全第一。”沈云疏强调。她不能让这支小队伍有任何闪失。
她迅速铺开皮纸,斟酌着用词。信中,她先是感谢了陈观上次的交易,随后委婉地提到了栖雁坳近来因天气恶劣,偶感风寒者众,自备草药即将耗尽,恳请陈掌柜若能施以援手,代为采购一批治疗风寒湿热之症的常用药材,如板蓝根、柴胡、黄芩、半夏等,他们愿意用此前约定的、关于北面山区的最新动向信息作为交换,并承诺以皮货、山珍或其他方式支付药资。她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显得过于急切,但将需求和交换条件表达得清清楚楚。
沈云墨带着信件和两名队员,冒着冰冷的冬雨出发了。望着他们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沈云疏知道,这又是一次冒险,但她别无选择。
送信的人离开后,沈云疏将注意力转回内部。她知道,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外援上。她召集了周砚、石岩以及负责后勤的沈槐、王氏。
“当前最紧要的三件事:控制疫情、保障取暖、稳定人心。”沈云疏开门见山,“隔离必须严格执行,汤药不能停。柴炭方面,组织身体状况尚可的人,在天气稍好的间隙,就近砍伐湿柴,虽然难烧,但总能顶些用。库房的粮食和肉干要精打细算,确保每个人,尤其是病患,能有热食入口。”
周砚补充道:“防御也不能放松。这种天气,固然敌人行动也难,但也要防备他们铤而走险。我会安排哨卡值守人员轮换更勤些,确保他们不被冻病。操练可以暂停,但基本的警戒不能丢。”
石岩拍着胸脯:“沈姑娘,周教头,放心!我们南山村的人皮实,还能扛得住!需要出力气的话,我们绝无二话!”
接下来的几天,是整个冬季最难熬的时光。阴雨连绵,寒气透骨,咳嗽声在营地里不绝于耳。每个人都面色凝重,行动迟缓。负责照料病患的赵叶和秦老眼窝深陷,几乎不眠不休。沈云疏每天都会去隔离区外观望,隔着一段距离询问情况,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