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郊,一座不起眼的茶楼后院,暗流涌动。
萧景辞一袭青衫,坐在竹林掩映的石亭中,慢条斯理地斟茶。陆云姝立在他身侧,素衣简钗,却难掩周身不凡气度。石亭四周,看似随意地站着几个伙计打扮的人,实则眼神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殿下确定这些人可信?”陆云姝低声问,目光扫过院中几个刚刚到来的身影。
萧景将茶盏推至对面空位:“乱世之中,利益相同便是最好的保证。”他抬眼看向陆云姝,语气稍缓,“当然,也有如林将军这般忠于江山社稷的忠良之士。”
脚步声由远及近,林崇武引着三人步入后院。为首的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面容清癯,眼神精明;其后跟着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子,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最后是一位虬髯大汉,腰间佩刀,步伐沉稳。
“殿下,人到了。”林崇武行礼道。
三人见到萧景辞,均是一怔,随即齐齐行礼。文士率先开口:“久闻靖王殿下风采,今日得见,实乃幸事。”他目光转向陆云姝时,微微停顿,“这位想必就是陆姑娘了。”
陆云姝颔首回礼,敏锐地感觉到那蒙面女子的目光在她身上多停留了片刻,带着难以言喻的探究意味。
“顾先生不必多礼。”萧景辞抬手请众人入座,“今日请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林将军已经大致说明。”
被称作顾先生的文士正是当朝御史顾清风,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却是太子一党的眼中钉。他轻叹一声:“太子监国以来,排除异己,重用佞臣,如今更与北狄暗中往来,实乃国之大患。”
虬髯大汉声如洪钟:“末将赵莽,镇守北关十余年,与北狄交手不下百次。三月前,北狄突然停止骚扰边境,末将就觉得蹊跷,派人探查才发现,他们正在秘密集结兵力!”他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更可气的是,朝廷拨去的军饷粮草,大半被太子截留,弟兄们连饱饭都吃不上,如何守关?”
萧景辞面色凝重:“赵将军所言,我已有所耳闻。今日请诸位来,正是要商议应对之策。”
一直沉默的蒙面女子忽然开口,声音清脆如铃:“小女子苏婉,家父乃北境茶商,上月往北狄经商时,偶然听得一个消息。”她顿了顿,环视众人,“北狄大巫师已离开王庭,疑似潜入中原。”
陆云姝心中一动:“姑娘可知大巫师此行目的?”
苏婉摇头:“具体目的不知,但听闻与寻找什么‘龙眼’有关。”她说话时,目光再次飘向陆云姝,带着几分深意。
萧景辞与陆云姝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龙眼极可能指的就是龙脉之力。
顾清风捋须沉吟:“如今朝中大半官员依附太子,想要揭露他与北狄勾结,难如登天。”
“未必。”萧景辞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三日前我从北狄使者手中截获的信件,上有太子印鉴,约定开春后里应外合,放北狄军队入关。”
众人震惊。赵莽猛地站起:“殿下!有此证据,何不立即面圣?”
“单凭一封信,太子大可辩称是伪造。”萧景辞冷静道,“我们需要更多证据,更需要一个能将太子势力连根拔起的时机。”
陆云姝忽然感觉到体内龙力微微波动,一种被窥视的不适感油然而生。她不动声色地扫视四周,最终目光落在苏婉腰间佩戴的一枚玉佩上——那玉佩散发着极微弱的灵力波动。
就在这时,后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伙计匆匆进来,在林崇武耳边低语几句。林崇武脸色顿变:“殿下,京城卫队朝这个方向来了,说是搜查北狄细作。”
众人俱是一惊。赵莽当即握刀:“莫非我们中出了叛徒?”
“冷静。”萧景辞神色不变,“顾先生,赵将军,你们从密道先走。林将军,安排人护送。”他转向苏婉,“苏姑娘...”
“我与陆姑娘一同走。”苏婉忽然拉住陆云姝的手,语气急切,“我有要事相告。”
陆云姝直觉感到苏婉并无恶意,便对萧景辞点头:“殿下先行,我与苏姑娘稍后便回。”
脚步声越来越近,已能听到兵甲碰撞之声。萧景辞深深看了陆云姝一眼:“万事小心。”随即与其他人迅速转入假山后的密道。
苏婉拉着陆云姝快步走向茶楼后厨:“姑娘随我来。”
二人穿过厨房,来到一处储藏杂物的暗间。苏婉移开几个麻袋,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这是我为防万一准备的退路,直通城外。”
陆云姝却停下脚步:“苏姑娘究竟是谁?为何要帮我?”
苏婉沉默片刻,终于摘下面纱,露出一张与陆云姝有三分相似的脸庞:“我叫苏婉儿,北狄与中原人的混血。大巫师是我的师父,也是我的仇人。”她眼中闪过痛楚,“他杀了我母亲,将我培养成他的工具,但我从未真心效忠于他。”
陆云姝震惊地看着她:“那你为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风云情劫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之风云情劫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