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风挣脱冬雪的桎梏,漫过省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红砖墙,“中-非基层医疗合作实训中心”的院子里,玉兰花正次第绽放,洁白的花瓣落在来自12个国家的基层医生肩头。李念宝穿着挺括的白大褂,胸前那枚“国际基层医疗贡献奖”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站在教学楼前,迎接第四期“健康丝绸之路”基层医疗培训班的学员。
“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念宝的声音穿过春风,带着真诚的暖意,“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们会一起学习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儿童先心病筛查、应急救援等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把中国‘扎根基层、守护万家’的医疗理念,分享给每一个人。”
来自巴西的学员索菲亚眼眶微红,她握着念宝的手说:“李医生,我们家乡有很多偏远村庄,医生和药品都很匮乏,孩子们得了心脏病只能等死,我真的希望能学到救命的本领。”念宝拍了拍她的手背,从包里拿出一本双语版《基层儿童先心病筛查手册》:“别担心,我们会倾尽全力教你们,以后你们就是家乡的‘健康希望’。”
开班第一课,念宝带着学员们走进“基层医疗模拟实训室”,这里还原了中国乡村卫生所和非洲基层诊疗点的真实场景。“基层医疗最关键的是‘精准判断、简单有效’。”她一边演示用便携式心电图机诊断冠心病,一边讲解,“这套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基层使用,我们会为每个合作国家的示范站配备。”
课后,索菲亚和几位非洲学员围着念宝,请教儿童先心病的筛查技巧。念宝耐心地手把手教她们使用听诊器,区分正常心音和病理性杂音,还拿出提前准备的儿童心脏模型,直观地讲解不同类型先心病的特征。“记住,孩子的心跳比成人快,听诊时要更细心,哪怕是轻微的异常,都不能放过。”念宝反复叮嘱。
培训进行到一半,念宝接到了非洲坦桑尼亚示范站的紧急电话。“李老师,一位五岁的先心病患儿突然出现心力衰竭,我们的药物不够了!”电话里,当地医生的声音充满焦急。念宝立刻协调国内的公益组织,将一批“冠心宁颗粒”和急救药品紧急运往坦桑尼亚,同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指导当地医生进行急救。
三天后,坦桑尼亚传来好消息,患儿的病情已经稳定。当地医生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患儿正拿着一个中国结,笑得格外灿烂。念宝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健康丝绸之路”的意义,用跨越国界的大爱,守护每一个生命。
四月初,肖冬玲带着一份《“童心守护计划”国际版实施方案》来找念宝:“念宝,我们已经在三个非洲国家开展了儿童先心病筛查,确诊了80名患儿,但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付不起手术费,我们得想办法。”
念宝看着方案里孩子们渴望健康的眼神,心里一紧:“我们联合国内的心脏专科医院,发起‘童心援非’公益项目,为贫困患儿提供免费手术,同时培训当地医生,让他们能独立开展简单的先心病手术。”
她们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了10家国内顶尖的心脏专科医院,募集了2000万元的公益基金,组建了由心脏外科、儿科、麻醉科专家组成的“童心援非”医疗队。五月中旬,医疗队奔赴非洲,第一站就来到坦桑尼亚。
在坦桑尼亚的医院里,念宝和团队成员每天要做五六台手术,从清晨一直忙到深夜。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患有严重的室间隔缺损,手术难度很大。念宝和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手术方案,连续奋战了五个小时,终于成功完成了手术。当小男孩的父母看到孩子脱离危险时,跪在地上,用当地的语言反复说着“谢谢中国医生”。
在非洲的一个月里,“童心援非”医疗队共为120名先心病患儿做了免费手术,培训当地医生60名,留下了足够的药品和设备。离开那天,坦桑尼亚的卫生部长亲自为他们送行,赠送了象征两国友谊的勋章:“李医生,你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生命的希望,坦桑尼亚人民永远感谢你们!”
回到国内,念宝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健康丝绸之路”项目的深化工作中。她组织团队研发了“基层医疗云平台”,该平台集远程会诊、在线培训、健康管理于一体,能让合作国家的基层医生随时获取中国专家的指导,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月初,该平台在非洲、巴西、印度等10个国家的基层医疗点试点运行。来自印度的基层医生拉吉夫,通过平台成功诊断出一位疑似心梗的患者,并及时转诊,避免了病情恶化。“这个平台太神奇了!就像有中国专家时刻在身边指导一样!”拉吉夫在视频里高兴地说。
七月中旬,念宝接到了李建军的电话,说部队计划在“健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军地医疗共建”活动,为当地的军人和百姓提供健康服务,培训军事医疗人才。念宝立刻答应,第二天就带着团队奔赴巴基斯坦,参加“军地医疗共建”启动仪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七十年代的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