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没到的黎小娜都交给康秀娟,这几天她一直带着母亲整理货架,康秀娟基本上都学会了,康秀娟本就是个心细的人,账本,电话本也都一一记清楚。
黎小娜又让黎平去城里进生鲜,黎平轻车熟路,他一年四季也是不停倒腾生鲜卖,哪里有便宜的质量好的他门清。看来开个超市确实可以让全家人都发挥出优点。三叉沟村以水果为主要产出,相对来说蔬菜就会少,尤其是村里有很多外来户,虽说院子里会种一些,还是无法解决蔬菜多样性长久性,黎小娜家就是,院子里那三瓜两枣根本不够吃,她家大部分时间都是土豆。
所以黎小娜让黎平早上收货时适当收些蔬菜,能售卖售卖,卖剩了自己家可以吃。
一周时间很快就到了,黎小娜也忙活的差不多,交待家里可以试营业,她有时间还得去工商局办营业执照。等货架全摆满后定个日子正式开业。
黎小娜在开学前一天收拾完行囊去了姥姥家。钱素梅自打三叉沟村回来后再没看见黎小娜,黎小娜这些天在家忙活超市,即便下午有时来城里针灸,针灸完就去图书馆和王成喜看会儿书然后回家。
钱素梅看黎小娜整理被褥,一般时候黎小娜是在她屋里睡觉,给黎小娜单独准备小单间太小又没有灯,当然钱素梅有灯也不用。不过黎小娜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钱素梅屋里,毕竟宽敞,那个小屋太憋屈,除非是她特别想安静一会儿。
“小娜,你家那个小卖部赚钱没有?”
“这几天已经试着开始营业,还可以吧,你放心,你那点利钱肯定能赚出来,等到年底连本带利全给你。”
“我看你家现在也赚钱了,是不是让你爸把城郊那块地盖上房子。”
“啊?”黎小娜震惊的看着钱素梅,对啊,能提起那块地的一直都是姥姥,只是后期钱素梅岁数大了康秀娟又离婚,黎小娜都忘记了这件事始作俑者。
康秀娟非农户口一直留在城郊,后来生产队解体,大家也不再做农活挣工分,就把城郊一带土地划成房基地卖出去了,大部分人都分到一块不错房基地。按理说没有康秀娟的,毕竟她嫁农村去了,可架不住钱素梅闹腾,她没事就去村委会哭穷,说女儿在乡下没地方住。
城郊的土地都划分出去了,还剩两处没人要,一处是个七八米深的大坑,一处是个小山的山顶。大坑在护城河边上,因为大家盖房子要用土,就在护城河边挖土,一家挖两家挖形成土坑,后边别人家分地自然不会要这个坑,选了别处也到护城河边这个坑继续挖,就这样这个坑越挖越大。最后所有房子都盖起来这个坑是彻底没人要了。
于是城郊村委会就打算把这个坑卖给钱素梅,黎平当时也看了,除了坑就是山顶,山顶取水困难,将来盖房往上面运东西也不容易,只好选了大坑花了五块钱买下来。到现在都十多年过去了,黎平哪有钱去填坑,他一天到晚都忙活他的生意梦,康秀娟更是不敢提。
黎小娜想的是最好大家把这个坑忘记了,谁也别提。她家为了这个坑付出太多代价,尤其是她自己,那时候她在城里读书,后来在城里卖小货,打工,甚至结婚都在不停的为这个坑填钱填劳力,康秀娟离婚后也跟着住在这个填坑的房子里,也为这个房子装修花了一大半私房钱。
等到这个填坑得来的房子装修好了,就被黎启夏全部占去结婚生子,把康秀娟撵了出去。这辈子这个坑除了黎启夏自己谁也别填,他喜欢这个坑就该自己填,别踩着全家人血汗自己享福。
“姥,那个坑以后别提了,我妈在三叉沟村有大房子住,现在还开了超市,以后超市规模还会扩大,不可能回城郊了。”
“什么坑,那是房基地,现在所有人都想着进城,你家那块地早晚也会属于城里的,盖上房子会值钱的,你妈还能一辈子在农村啊!”钱素梅眼光倒挺超前的,哦,也不是超前,确实现在城郊这里早就要划为城里了,她家那个大坑前后左右都盖上房子了,左右邻居打工的做生意的都已经发家致富起来。
“农村怎么了?农村挺好,没有本事进城等着饿死啊!”
“那将来你们姐弟住着也行啊,总不能把这块地扔着长草。”钱素梅坚持。
黎小娜看着钱素梅,这个姥姥无利不起早,当初也是姥姥积极主张要填坑盖房,那时的黎小娜无限相信姥姥。现在嘛,肯定有猫腻。
“要是你家现在钱不够,我可以借你们一些,不要利息,你回去和你爸说说。”钱素梅加大筹码。
黎小娜仔细回想,是了,确实有这么回事,那时候她还觉得姥姥为了她们家付出太多,可实际上都是康秀娟的私房钱,钱素梅根本就没拿一分钱,明白了,通了。
钱素梅就是想通过填这个坑不断的把康秀娟留在她那里的私房钱占为己有,她扣下康秀娟私房钱没问题,但不能拿着钱填坑。
“姥,这个坑你就别填了,那是无底洞,扔多少钱都收不回来,我也不能眼巴巴看着你往里扔,我爸他也还不起。你要是有钱,你就投给我,我在学校稳定后还要做生意的。”左右钱素梅就是想着从康秀娟那里扣点钱,那就给她个借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九零考上中专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九零考上中专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