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那看似随意的一问,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在张骑鹤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面上不动声色,心中警铃大作。
“是的,老师,题目是《目标》。”
张骑鹤语气平静地回答,眼神坦然地看着赵老师,没有丝毫躲闪。
“哦?”
赵老师扶了扶眼镜,仔细捕捉着张骑鹤脸上的每一丝细微表情,“这个题目不太好写啊。很多同学都写得空泛。你觉得该怎么写才能出彩?”
这是一个陷阱式提问,旨在试探张骑鹤对作文的思考深度。
张骑鹤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如其分的思索表情,略作沉吟,答道:“我觉得……不能只把目标定在考大学、找好工作这种具体事上。目标更应该是一种内心的力量,是人在困境中支撑自己往前走的东西。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体验或者独特的想象,让抽象的目标变得可感可知。”
他回答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既避开了直接复述自己文章的内容,又精准地切中了优秀作文的要害。
赵老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回答的水平,远超一般高中生,甚至比很多老师点评得都到位。他心中的天平又向“此子确有才华”倾斜了几分。但他还不死心,决定再进一步。
“嗯,说得很有见地。”
赵老师点了点头,脸上那抹不自然的笑意又浮现出来,语气变得更加“随意”,“看来你对写作很有心得。这样,反正现在也是自习时间,我随便出个题,你就当练笔,写个小片段看看?题目嘛……也别太难,就写个短诗或者小品文,主题是……《希望》吧。怎么样?随便写写,我看看你的文笔。”
张骑鹤心中明镜似的。这才是真正的考核!现场命题,限时写作,最能检验真实水平。抄袭是绝无可能了。
班上有几个附近的同学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好奇地看过来。张骑鹤感受到那些目光,心中反而镇定下来。这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向可能存在的质疑者,也是向自己证明的机会!
他没有推辞,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好。”
然后,他摊开一张草稿纸,拿起笔,略加思索——不是思考写什么,而是在回忆和选择适合高中生态度的表达方式,既要展现水平,又不能过于超纲。
接着,他笔尖落下,一行行字迹流畅地出现在纸上。他没有写长篇大论,而是一首精悍的散文诗。
《希望》
是凿破坚冰的第一声脆响,
是冻土下种子卑微的倔强。
不是高悬天际的缥缈星辰,
是黑暗中摸索时,指尖触到的那一寸墙。
它沉默,在每一次想要放弃的叹息里喘息,
它生长,在每一滴砸向泥土的汗水中滋养。
是明知前路坎坷,仍迈出的那一步,
是相信深渊尽头,必有光。
于是,希望成了脊梁。
无需宣告,只在每一次低头后又挺起的胸膛。
短短百余字,一气呵成。笔锋依旧凝练老辣,意象鲜明,将“希望”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为一种内在的、坚韧的生命力。
意境从压抑转向顽强最终升华为力量,逻辑清晰,情感充沛。最重要的是,其语言风格和内在气质,与那篇引起争议的《目标》一脉相承。
赵老师坐在旁边,亲眼看着张骑鹤如何从容下笔,如何文思泉涌,如何写完最后一个字后平静地放下笔。
整个过程不过五六分钟。赵老师心中的所有疑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绝非抄袭所能及,这是真正的、喷薄而出的才华!
他拿起那张草稿纸,反复看了两遍,手指微微有些颤抖。
抬起头,再次看向张骑鹤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之前的审视和挑剔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欣赏和激动。
“好!写得真好!”
赵老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扬听起来不那么夸张,以免引起其他学生过度关注,“张骑鹤同学,没想到你的文笔这么出色!思想也很深刻!继续保持!高考语文,大有可为!”
他拍了拍张骑鹤的肩膀,这次的笑容真实了许多:“好好学习,我走了。”
就在赵老师心潮澎湃,准备离开教室回去向周勋汇报这个“重大发现”时,教室门被推开了。
物理老师李树廷端着茶杯,踱着步子走了进来,他是来自习课巡视的。一进门,他就看到了站在张骑鹤座位旁的赵老师。
李树廷先是一愣,随即脸上迅速堆起热情甚至带点谄媚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哎呀!赵主任!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来学校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接待一下啊!”
赵老师是县教委教研室的资深教研员,严格来说,算是李树廷的业务领导之一。李树廷对他自然不敢怠慢。
赵老师看到李树廷,迅速收敛了脸上的激动,恢复了平时严肃的表情,淡淡地点头回应:“李老师啊,没事,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晚自习的情况,了解一下高三的复习状态。”他轻描淡写地掩盖了真实目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先赢了高考再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