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收宝置新宅,错睹场景心起澜
深秋的京城已经透着凉意,琉璃厂“雅藏阁”的蓝布幌子在风中微微摇曳,门前的梧桐叶落了一地金黄。贺礼刚在柜台后坐定,王芳就捧着一个厚厚的账本走了过来,脸上带着难掩的兴奋:“贺哥,刚算完上个月的账,除去成本净赚了三万二,比上个月多了近一万!”
贺礼接过账本翻了翻,嘴角扬起笑意:“不错,看来秋冬的收藏热确实起来了。”话音刚落,店门被推开,一阵冷风裹着落叶吹了进来,一个穿着时髦夹克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皮质公文包,神情有些局促。
“您好,请问您这儿收古董吗?”年轻人开口问道,声音带着点不确定。贺礼起身迎上去:“收的,您请坐,喝杯热茶慢慢说。”待年轻人坐下,他才看清对方的模样——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头发梳得整齐,手腕上戴着块进口手表,看着不像是缺钱的人。
年轻人喝了口茶,定了定神:“我叫林浩,家住南锣鼓巷。我爷爷上个月过世了,我爸妈一直在国外定居,想让我也过去,所以打算把老家的房子和爷爷留下的那些老物件都卖了。听街坊说您这儿收古董实在,就找过来了。”
“南锣鼓巷的宅子?”贺礼心里一动。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大多是老宅子,住的多是世家,家里藏着宝贝的不在少数。他不动声色地问:“您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藏品大概有哪些品类?”
“我爷爷以前是教书的,一辈子就喜欢收藏这些玩意儿,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懂,就是些瓶瓶罐罐、字画、玉器之类的,堆在书房里好多年了。”林浩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我拍的书房照片,您先看看。”
贺礼接过照片,只见照片里的书房宽敞明亮,靠墙摆着几个大书柜,上面摆满了瓷器和玉器,书桌上还摊着几幅字画,虽然隔着照片看不清细节,但那瓷器的器型、字画的装裱看着就不一般。他抬头看向林浩:“您方便带我去现场看看吗?古董这东西,得上手才能定价。”
“方便方便!”林浩立刻站起身,“我现在就带您过去,房子也在那儿,您要是感兴趣,也能一起看看。”贺礼跟王芳交代了一句“店里有事给我传呼”,就跟着林浩往外走,心里隐隐觉得这趟可能会有大收获。
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南锣鼓巷赶,深秋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青石板路上,斑驳陆离。南锣鼓巷的胡同深处藏着不少深宅大院,林浩领着贺礼拐进一条僻静的胡同,尽头便是一座气派的四合院,朱漆大门虽然有些斑驳,但门楣上的雕花依旧清晰,门口还摆着两个抱鼓石。
“就是这儿了,四进的院子,我爷爷年轻时买下的。”林浩推开大门,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扑面而来。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枣树,落叶铺了一地,正房、厢房错落有致,青砖铺就的地面干净整洁,看得出来以前打理得很用心。
贺礼跟着林浩走进书房,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整整两面墙的书柜里摆满了藏品,青花瓷、粉彩瓷、青铜器、玉器、字画分门别类地摆放着,虽然蒙着一层薄灰,但依旧难掩其精致。他快步走过去,拿起一个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底足印着“大清康熙年制”的官窑款识,釉色温润,画工精湛,一看就是真品。
“这些都是我爷爷一点点攒下来的,他生前不让外人碰,我也不懂,就一直放着。”林浩在一旁说道。贺礼没应声,目光快速扫过藏品,心里已经有了数——康熙青花梅瓶、乾隆粉彩碗、明代白玉佩、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图……每一件都是难得的珍品,尤其是那幅郑板桥的字画,笔墨苍劲,意境悠远,绝对是真迹。
他又跟着林浩逛了逛整个院子,四进的格局十分规整,正房三间带耳房,厢房各两间,后院还有个小花园,种着月季和牡丹,虽然现在花叶凋零,但能想象到春夏时节的景致。这样的院子在南锣鼓巷可是稀缺货,别说现在,再过几十年更是价值连城。
“林先生,”贺礼停下脚步,看向林浩,“您的藏品和房子我都看中了,您开个价吧。”林浩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他这么干脆,迟疑着说:“房子我爸妈说最少要一百八十万,藏品我也不知道值多少,您看着给就行,差不多就行。”
贺礼心里盘算着,四进的四合院一百八十万不算贵,那些藏品保守估计也值五十万以上,加起来两百多万绝对划算。他沉吟片刻:“这样吧,房子和藏品我一起要了,总共两百万。这个价格绝对公道,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别家。”
林浩显然对价格很满意,立刻点头:“行!我信您!什么时候签合同?”“明天就可以。”贺礼笑着说,“不过我需要先付五十万定金,剩下的一百五十万分两期付,等房子过户、藏品清点完毕再结清。”林浩一口答应:“没问题!”
从南锣鼓巷回来,贺礼立刻给赵卫东发了传呼,让他明天来古玩店一趟。第二天一早,赵卫东就急匆匆地来了:“礼子,找我啥事?是不是公司又有新项目了?”贺礼把收藏品和四合院的事说了说,赵卫东眼睛瞪得溜圆:“两百万?礼子,你这魄力也太大了!古玩店有这么多钱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收古董成为大佬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收古董成为大佬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