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偶遇稀世珍,玉龙惊现破尘烟
正月初五的京城还浸在年味里,清晨的阳光刚爬上胡同的灰瓦,贺礼就被妈妈的声音叫醒:“小礼,快起来收拾,今天要去你二姑家拜年,别迟到了!”他揉着眼睛坐起身,窗外已经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初五迎财神,胡同里处处透着热闹劲儿。
匆匆吃过早饭,贺礼跟着爸妈拎着点心匣子出门。拜年的路走得熟门熟路,二姑家、三姨家、大伯家……每到一家,长辈们都围着他问生意、夸能干,手里的红包收了厚厚一沓。妈妈笑得合不拢嘴,爸爸则时不时叮嘱:“生意要稳,别太拼了。”贺礼一一应着,心里暖烘烘的——这就是过年的滋味,热热闹闹,全是烟火气。
跑了一整天亲戚,回到家时贺礼腿都快麻了。刚歇下没多久,妈妈又提议:“明天地坛庙会开得正盛,咱们一家子去逛逛,顺便给你爸买顶新帽子。”贺礼立刻点头:“好啊,我也好久没逛庙会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挤上公交车往地坛赶。离着老远就听见震天的锣鼓声,车窗外人头攒动,红男绿女摩肩接踵,卖糖葫芦的、吹糖人的、耍杂耍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年味比家里浓了十倍不止。“这人才叫多呢!”妈妈紧紧攥着贺礼的胳膊,生怕被人群冲散,“你爸那老东西,一看见糖画就走不动道。”
刚进庙会大门,爸爸果然被一个糖画摊吸引了,蹲在那儿看师傅画龙,嘴里还啧啧称赞。贺礼陪着妈妈逛旁边的年货摊,丝绸围巾、剪纸窗花、泥塑娃娃摆得琳琅满目。妈妈拿起一块绣着牡丹的手帕,翻来覆去地看:“这手艺真巧,给你未来的媳妇留着正好。”贺礼笑着摆手:“妈,您又说这个,先给您自己买条围巾吧。”
正说着,一阵密集的锣鼓声从东边传来,围观的人群瞬间涌了过去。“是舞龙的!”妈妈拉着贺礼往那边挤,“快看看,好几年没见这么热闹的舞龙了!”人群像潮水般涌动,贺礼被挤得东倒西歪,等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却发现爸妈的身影早已淹没在人潮里。
“爸!妈!”他踮着脚尖喊了两声,声音被锣鼓声和人群的喧闹盖得严严实实。贺礼急得四处张望,可周围全是陌生的面孔,哪里还找得到爸妈的踪迹。他掏出传呼机想发信息,却发现信号弱得根本发不出去。“算了,先逛逛,说不定等会儿能碰到。”他无奈地摇摇头,只能顺着人流慢慢往前走。
逛了没多远,一阵瓷器碰撞的轻响吸引了他的注意。只见前方拐角处搭着一溜儿临时摊位,布幔上写着“古玩杂项”“老件收藏”,不少人正蹲在摊位前挑挑拣拣。贺礼心里一动——没想到庙会里还有卖古玩的,正好没事,索性过去看看。
走近了才发现,这些摊位卖的大多是些“新玩意儿”:釉色发僵的仿清青花瓷瓶、雕工粗糙的红木手串、印着“乾隆年制”却毫无包浆的铜墨盒……贺礼扫过一圈,心里就有了数——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现代工艺品,做工还算精致,价格也便宜,大多几十块钱一件,当个摆设倒也合适,难怪买的人不少。
“小伙子,看看呗?都是老物件,便宜卖!”一个摊主见他驻足,连忙招呼道。贺礼笑着点头,蹲下身假装翻看,手指划过一件件“藏品”,眼神却在细细甄别。逛了三四家摊位,全是些一眼假的仿品,他正准备起身离开,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一个不起眼的小摊角落里,用一块脏污的蓝布盖着个长条物件。
摊主是个白发老头,正靠着墙晒太阳,对生意毫不上心。贺礼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故作随意地掀开蓝布一角——里面裹着的是个蜷曲如C形的玉器,颜色是暗沉的青黄色,表面蒙着一层厚厚的包浆,像蒙了层千年的尘土,却难掩温润的质感,绝不是现代玉石的干涩发凉。
他的呼吸瞬间停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指尖都开始微微颤抖。贺礼强作镇定,慢悠悠地把蓝布全部掀开,这件玉器的全貌彻底显露出来——长约二十厘米,通体蜷曲成优美的C形,龙首高昂,吻部前伸,口微张露出细小的牙齿,眼睛呈梭形凸起,龙角向后卷曲如勾,龙身光素无纹,尾部尖细,整体造型古朴雄浑,带着一种原始文明特有的神秘感。
“这是啥玩意儿?看着怪模怪样的。”贺礼故意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问道,手指轻轻摩挲着龙身的包浆,那触感细腻温润,是长期埋藏在地下受水土侵蚀形成的“沁色”,绝非人工做旧能仿。
老头瞥了一眼,语气平淡:“山里挖出来的老玉,不知道啥年代的,看着像条龙,又不全像,摆这儿半年了,没人问过。”
贺礼脑子里“嗡”的一声,无数历史知识碎片瞬间拼凑起来——这不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吗!他上辈子教史前史时,曾对着这件国宝的图片讲过无数次:距今五千多年,出土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真品现存于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收古董成为大佬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收古董成为大佬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