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七的清晨,天色灰蒙蒙的,像是蒙着一层洗不掉的旧纱。寒气从门窗缝隙里丝丝缕缕地钻进来,即便屋里烧着暖炕,呵出的气也成了一团白雾。赵振国离开靠山屯,去师部开会已经两天了。
苏茉莉像往常一样早起,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又帮着母亲做好了简单的苞米碴子粥和贴饼子。只是,在做这些琐碎家务的时候,她的动作总会不自觉地慢下来,眼神偶尔会飘向窗外那条通往公社的、覆着积雪的小路,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晚雪地里沉稳的脚步声和那句低沉的“等我回来”。
吃过早饭,她换上那身军绿色棉袄和合脚的棉鞋,围上厚厚的毛线围巾,准备去村部上班。临出门前,她像过去两天一样,下意识地摸了摸棉袄内衬口袋里那个硬硬的小物件——那枚黄铜指南针。冰凉的金属外壳已经被她的体温焐得温热,安静地贴在她的心口位置,像一个小小的、沉默的守护符。
村部大院依旧是往日的光景,扫雪的,生炉子的,打招呼的,一切如常。只是茉莉一走进来,就能感觉到那些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比以往更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探究和了然的善意。
快嘴李婶正拿着大扫帚在院心里划拉积雪,看见茉莉,立刻停下动作,脸上堆起热络得过分的笑容:“茉莉来上班啦?哟,今儿个天儿更冷了,赵团长不在,你一个人上下班可得多穿点,当心冻着!”她这话听起来是关心,那眼神却分明在说“我们都知道赵团长出差了,就你一个人”。
茉莉脸上微热,含糊地应了一声:“谢谢李婶,我穿得厚实。”便快步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文书室里,小芳和秀娟已经到了,正围着火炉低声说笑着什么,见茉莉进来,两人立刻交换了一个眼神,笑嘻嘻地凑过来。
“茉莉姐,”小芳眨着眼睛,压低声音,“赵团长这一走,得好几天吧?你想不想他呀?”她年纪小,性格活泼,问起话来也大胆。
秀娟也抿着嘴笑,用手肘碰了碰小芳,示意她别太直接,自己却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茉莉。
茉莉被她们问得耳根发烫,佯装生气地瞪了她们一眼:“胡说什么呢!赶紧干活!”说着,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拿出文件,假装专注地看了起来。
小芳和秀娟嘻嘻一笑,也不再多问,各自回了座位,但眼神里的打趣却藏不住。
茉莉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文件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上,然而,思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远。他会顺利到达师部吗?会议开得怎么样?那边的伙食好不好?天这么冷,他带的衣服够不够厚?……一个个琐碎的念头,像调皮的小气泡,不断从心底冒出来。
她下意识地又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指南针,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清醒了些。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下去,开始认真处理手头的工作。
中午去公社食堂打饭,不可避免地又遇到了张淑芬。这一次,张淑芬倒是没再阴阳怪气,只是用那双精明的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茉莉一番,嘴角撇了撇,那神情仿佛在说“靠山暂时不在,看你还能风光几天”,然后扭着腰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茉莉只当没看见,打了饭便回了办公室。午饭是简单的白菜炖粉条和两个杂面馒头,她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下午,天空愈发阴沉,似乎又有下雪的迹象。茉莉处理完手头的工作,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愈发明显。她想了想,起身跟主任请了个假,说要早点回去帮家里准备年货。
其实,年货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她只是想找个借口,去一趟那个熟悉的小院。
踩着积雪,再次来到赵振国住的那个独门小院外。院门紧闭着,门上挂着一把冰冷的铁锁。院子里静悄悄的,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和金黄的玉米棒子都覆盖着一层薄雪,显得有些寂寥。
她站在院门外,隔着门缝朝里望了望。院子里打扫得很干净,柴火垛堆得整整齐齐,只是少了那个挺拔的身影,整个院子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气。
她并没有进去的打算,也没有钥匙。只是觉得,来这里站一站,离他生活的地方近一点,心里那份莫名的牵挂似乎就能找到一丝寄托。
在院门外默默站了一会儿,直到寒意透过棉鞋侵袭上来,她才转身离开。回去的路上,她去了一趟豆腐坊。
王寡妇正在灶前忙活,看到茉莉,立刻热情地招呼:“茉莉来啦!快进来暖和暖和!正好这锅豆腐快好了,给你切一块嫩的带回去!”
“谢谢王婶,”茉莉走进温暖的豆腐坊,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我娘让我来买块豆腐,另外……您这儿还有多余的饺子粉吗?我想兑一点。”
“有!咋没有!”王寡妇爽快地应着,一边麻利地给茉莉切豆腐,一边关切地问,“是想包饺子?赵团长不在家,你一个人包饺子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请大家收藏:(m.x33yq.org)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