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靠山屯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陆续透出昏黄的灯光,如同散落在雪地里的颗颗暖黄宝石。赵振国那间平日里冷清的小院,今晚却难得地透出了浓浓的烟火气。
厨房里,炉火烧得正旺,跳跃的火光将墙壁映得忽明忽暗。那口常用的铁锅里,滚水翻着白浪,发出咕嘟咕嘟的欢快声响。苏茉莉系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粗布围裙,正站在锅边,用笊篱轻轻搅动着锅里上下沉浮的白胖饺子。饺子是她下午从窗台外取回来的,冻得硬邦邦的,此刻在沸水中逐渐舒展,变得晶莹饱满,散发出面皮和酸菜猪肉馅混合的诱人香气。
赵振国则坐在厨房门口的小马扎上,他没有穿军装外套,只穿着那件深蓝色绒衣,袖子挽到小臂,手里拿着一把旧柴刀,正低头劈砍着一些稍大的柴火,将它们分成更易燃烧的小块。他的动作依旧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手起刀落,干脆有力。劈好的柴火被他整齐地码放在灶膛边,足够烧上一整晚。
两人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有锅里的水沸声、柴刀落在木柴上的“咔哒”声,以及炉火偶尔爆出的噼啪轻响。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而和谐的氛围,却在这小小的厨房里无声地流淌、蔓延。
饺子煮好了第一锅。茉莉用笊篱将白白胖胖的饺子捞出来,盛在一个大大的粗瓷碗里,递给他:“趁热吃。”
赵振国放下柴刀,接过碗。碗沿滚烫,他却不甚在意,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吹了吹,便送入口中。酸菜的酸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猪肉的油腻,面皮筋道,馅料鲜美。他吃得很快,却并不显粗鲁,显然是饿了,也对这味道十分满意。
“味道很好。”他咽下口中的食物,抬眸看了她一眼,给出了言简意赅却十分肯定的评价。
茉莉的唇角弯了弯,心里像含了一小块冰糖,甜丝丝的化开。她又转身去下第二锅饺子。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和孩童清脆的喊声:“赵大哥!赵大哥你在家吗?”
是铁柱,还有和他玩得好的几个半大孩子,听说赵团长回来了,还坐了吉普车,好奇得不得了,结伴跑来想看看新鲜。
赵振国闻声,端着碗站起身,走到院门口。孩子们看到他,既兴奋又有点怯生生的,眼睛却亮晶晶地盯着他手里的碗——那香喷喷的饺子味儿太勾人了。
“赵大哥,你吃的啥?真香!”铁柱吸着鼻子,眼巴巴地问。
赵振国看着这几个小萝卜头,冷硬的眉眼不易察觉地柔和了些。他没说什么,转身走回厨房,从碗柜里又拿出几个小碗,将锅里刚捞出来的、原本准备下一顿吃的饺子,匀了一大半出来,分别盛进小碗里,然后端到院门口,递给那几个孩子。
“吃吧。”他语气平淡。
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欢呼起来,也顾不上烫,用手抓着就往嘴里塞,吃得满嘴流油,含混不清地说着“谢谢赵大哥!”“真好吃!”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赵振国院门口、准备去邻居家借针线的快嘴李婶看了个正着。她眼睛瞬间瞪圆了,看着赵团长不仅亲自给孩子们分饺子,那脸上似乎……还有点那么一丁点儿的温和?再嗅着空气里那浓郁的饺子香,联想到下午苏茉莉包饺子、送饺子的事,李婶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饺子,肯定是苏茉莉包的!赵团长这是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他认可这份心意,连带着对茉莉的家人(铁柱)和屯里的孩子都爱屋及乌了!
李婶心里啧啧称奇,这赵团长,看着冷,心里头热乎着呢!也对苏茉莉真是上了心!
孩子们心满意足地捧着空碗跑了。赵振国关好院门,回到厨房。茉莉正看着他,眼神里带着柔软的笑意。她没想到,他会把自己辛苦包的饺子分给孩子们,但他这样做了,她心里反而更觉得温暖。
“我再给你下点?”她轻声问。
“够了。”赵振国摇摇头,把之前那个大碗里剩下的几个饺子快速吃完,然后很自然地走到水缸边,舀水清洗碗筷。
茉莉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心里微微一动。在这个家里,他似乎越来越自如了,不再是纯粹的客人,而是……有了一份主人的担当。
收拾完碗筷,两人移步到烧得暖烘烘的里屋。炕桌被擦得干干净净,上面放着一盏玻璃罩子的煤油灯,灯捻挑得适中,散发出稳定而温暖的光晕。赵振国拿出他从师部带回来的一个牛皮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印着精致花纹的桃酥和一小包水果硬糖。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的零嘴。
“拿着,尝尝。”他将东西往茉莉那边推了推。
茉莉看着那油汪汪的桃酥和晶莹的水果糖,没有推辞,拿起一块桃酥,小口小口地吃着。酥脆香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她的心里也甜滋滋的。
他出门在外,还惦记着给她带东西。
两人隔着炕桌坐着,橘色的灯光笼罩着他们。赵振国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文件或者书籍,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偶尔落在她吃东西时微微鼓起的腮帮和低垂的长睫毛上。屋外是寒冷的冬夜,屋内却温暖如春,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请大家收藏:(m.x33yq.org)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