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军区法院,笼罩在一层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中。苏茉莉刚走进审判监督处,就看见同事们聚在公告栏前低声议论。
苏副处长早。小王看见她,连忙让开位置,有重要通知。
公告栏上贴着一份盖着军区政治部大印的文件:关于成立涉军历史案件复查工作组的决定。组长是政治部副主任,而苏茉莉的名字赫然列在副组长一栏。
这是...她微微吃惊。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会让她这个新人担任副组长?
陈静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院长推荐的。这次复查的都是特殊时期的遗留案件,需要既懂业务又政治过硬的同志。
回到办公室,桌上已经摆满了厚厚的卷宗。苏茉莉翻开最上面一份,是1969年某团政委被错判的案件,材料足有半尺高。
这些案件都很敏感。小王小声提醒,涉及不少老同志。
苏茉莉明白这话的分量。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实事求是,分寸极难把握。
一整天她都埋首在卷宗里,连午饭都是赵振国派人送来的。直到傍晚,她才理出些头绪。
通知全组明天开会。她对小王说。
第二天的工作组会议上,气氛格外凝重。除了法院的同事,还有政治部、干部处的代表,个个资历深厚。
苏副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干事开口,这些案件年代久远,取证困难,你看...
再困难也要查清楚。苏茉莉打开笔记本,对历史负责,对同志负责。
她开始分配任务,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当说到某位老将军的案件时,她直接指出了原审中的问题:
这里,证词前后矛盾。这里,关键物证缺失却依然定罪...
原本心存疑虑的组员们渐渐坐直了身子。这些细节,他们看了半天都没发现。
看来是我们小看苏处长了。老干事感叹,就按您说的办。
散会后,陈静在走廊叫住她:表现不错。不过要特别小心,这些案件牵扯面很广。
果然,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
苏处长吧?一个穿着旧军装的老同志走进她办公室,我是老干部处的,听说您在复查王老将军的案件?
苏茉莉放下笔:老同志有事?
没什么大事。老人在她对面坐下,就是想提醒您,王老将军当年确实有些问题,组织上的处理是有依据的...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清楚。苏茉莉微微一笑:请放心,我们尊重历史,更尊重事实。
老人悻悻离开后,小王担心地说:苏处长,这位老同志可不简单...
再不简单也要讲原则。苏茉莉继续看文件,实事求是就好。
随后的复查果然阻力重重。要去某干休所取证时,对方以老首长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调阅原始档案时,又遇到年代久远找不到了的推诿。
晚上回家,苏茉莉疲惫地靠在沙发上。赵振国给她按摩肩膀:遇到困难了?
她闭着眼睛,比想象中复杂。
需要我...
不用。她打断他,我能处理。
深夜,苏茉莉突然想到一个办法。第二天一早,她直接去找政治部副主任:
主任,我建议请党史研究室介入。既然是历史问题,就要用历史眼光来看。
副主任赞赏地点头:这个主意好。我马上协调。
党史研究室的加入让复查顺利很多。专业研究人员很快发现了问题:原审中很多证词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的,不符合司法程序。
这个案件...党史专家指着材料,明显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
案件性质顿时清晰了。苏茉莉立即写报告建议重新审理。
报告送上去的当天下午,王老将军的家人来到法院。老将军的儿子一进门就情绪激动:
我父亲蒙冤二十年,你们一定要还他清白!
苏茉莉平静地请他坐下:请放心,我们一定实事求是。
我父亲已经卧床不起了,中年人红着眼睛,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平反...
苏茉莉郑重承诺:我们尽快。
案件最终获得重新审理。苏茉莉处理这件事的方式,赢得了工作组的尊重。
有原则又有温度,难得。政治部副主任在总结会上表扬她。
就连最初质疑她的老干事,现在也心服口服:苏处长,以后要多向您学习。
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在复查另一个案件时,苏茉莉意外发现涉及到现在的一位高级将领。这位将领在特殊时期做过一些不妥的事,但后来立过很多功。
这个案件...小王面露难色,要不要暂时放一放?
苏茉莉沉思良久:查,但要讲究方法。
她亲自去找这位将领谈话。出乎意料的是,老将军很坦然:
年轻时确实犯过错误,我从不回避。该承担的责任我一定承担。
这份坦荡让苏茉莉深受感动。在最终报告中,她既客观反映了历史问题,也充分肯定了老将军后来的贡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请大家收藏:(m.x33yq.org)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