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苏城的田埂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清晨的空气里带着刺骨的寒意。陈砚裹紧厚外套走进大田,胶鞋踩在冻土上发出“咯吱”声响,原本金黄的稻田已翻耕平整,裸露的黑土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只有田垄边缘残留的稻茬,还能看出秋收的痕迹。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冻土在掌心揉搓,细碎的土粒带着冰碴,却隐约能闻到土壤深处的有机质气息。
“陈队!早啊!”小赵骑着电动三轮车从村口赶来,车斗里装着几袋小麦种和一台土壤检测仪,“刚测了地温,5℃,虽然低了点,但正好符合冬小麦播种的临界温度!洛城的‘冀麦418’种子昨天就到了,还带了他们新配的小麦专用肥,说是能提高抗冻性,明年亩产至少能多收100斤!”
陈砚接过检测仪,屏幕上显示土壤含水量20%、有机质含量3.1%,数据比去年同期还要好:“去年施的海产有机肥起效了,土壤肥力明显提升。你跟洛城那边对接下,让他们再派两个农技员过来,指导农户调整播种深度——冬小麦播深3到5厘米最合适,太深出苗慢,太浅容易受冻。”
“已经联系好了!”小赵掏出终端,调出聊天记录,“洛城老周说上午就派技术员过来,还会带几台‘精准播种机’,能自动控制株距和播深,比人工播种均匀多了。对了,江城的王哥说要送一批油菜苗过来,套种在小麦田里,既能固氮养地,明年春天还能开油菜花,吸引蜜蜂授粉!”
正说着,远处传来熟悉的引擎声。洛城的橙红色货车冲破晨雾驶来,车斗里装着银灰色的播种机和鼓鼓囊囊的肥料袋。老周跳下车,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老陈!可算赶上了!这‘精准播种机’是厂里新改的,加了地温传感器,能根据土壤温度自动调整播种速度,地温低就慢播,保证种子在土里能顺利发芽!”他掀开播种机的盖子,里面的排种器正匀速转动,颗颗饱满的小麦种顺着管道落下,在地面形成整齐的种沟。
紧随其后的江城车队更热闹,王哥带着几个农户扛着竹筐,里面装着嫩绿的油菜苗,叶片上还挂着未融化的霜花:“这是‘江油12号’油菜苗,耐寒性强,就算零下5℃也冻不死!跟小麦套种,春天油菜开花能养蜂,花落了还能当绿肥,一举两得!”农户们蹲在田垄旁,在小麦种沟间挖出浅坑,小心翼翼地栽下油菜苗,再覆上一层细土,动作熟练得像在呵护自家孩子。
舟山的绿色货车来得稍晚,车斗里装的不是种苗,而是几台银色的“智能温控仪”。小林裹着围巾跳下车,手里拿着说明书快步走来:“这是给小麦田装的‘地温监测仪’,能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数据同步到联盟终端,要是温度低于0℃,还会自动报警,提醒咱们盖保温膜!”她蹲下身,将监测仪插入土中,屏幕立刻亮起,显示当前地温4.8℃,“咱们在四地的冬小麦田各装20台,形成地温监测网,再也不用担心冻害了!”
海洲的蓝色货车最后抵达,老郑带着农技员搬下几个保温箱,打开一看,里面是褐色的“抗冻菌剂”和白色的保温膜:“这菌剂是用海产微生物发酵的,拌在小麦种里能增强根系抗冻性;保温膜是可降解的,冬天盖在田里能保墒增温,春天不用收,会自动分解成有机肥,不污染土壤!”
田埂上很快热闹起来。洛城队员操控精准播种机在前面开沟播种,小麦种均匀地撒在种沟里,覆土、镇压一气呵成;江城农户跟在后面栽油菜苗,绿色的小苗很快在黑土上连成一片;海洲农技员忙着拌菌剂、铺保温膜,白色的膜面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舟山科研员则蹲在田垄旁,用小铲子挖开土壤,观察种子的埋深,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数据。
“陈队!快看咱们的智能粮仓!”小赵突然朝村西挥手,陈砚顺着方向望去,白色的智能粮仓外停着几辆冷链车,几个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大米、大豆装袋,“刚才联盟官网发来订单,上海的超市要订5万斤大米、3万斤大豆,还有2万斤番茄罐头,说是春节前要备货,咱们得赶紧发货!”
陈砚掏出终端,联盟官网的订单页面上,红色的“待发货”标识不断跳动——除了上海的订单,还有北京、广州的电商平台订单,甚至有国外的采购商咨询耐盐碱蔬菜的出口事宜。“让仓储组加快打包速度,用舟山的保鲜涂层处理番茄罐头,再套上保温箱,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变质。”他顿了顿,看向老周,“洛城的大豆加工厂能不能加个班?广州的订单要1万斤豆油,春节前得送到。”
“没问题!”老周拍着胸脯,“厂里已经安排了三班倒,24小时不停工,保证按时交货。对了,咱们的‘四地农业联盟’品牌商标已经下来了,以后所有产品都贴这个商标,包装上还会印上各地的种植基地信息,让消费者知道每一份农产品的来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