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区分度下降是因为把不同的原始分落入了同一等级;权重降低一则因区分度下降,二是因分数全距减小。按照人数百分比例赋分,不仅有可能使不同原始分落入同一等级而缩小了分数差距,更因此而使等级赋分制下的选考科目区分度下降,同分现象之人数比例与等级赋分之人数比例相同,区分度的下降实源于此人数百分比例。由于选考科目易同分,那么区分度自然倚重于语数外,语数外的权重自然提高,那么,选考科目的权重则相应下降。选考科目的权重降低,还因为分数全距的缩短。浙江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40分起赋,实际分全距是[40,100],而语数外的满分各150分,理论上的分全距是[0,150]。为了使选考科目不被边缘化,提升选考科目的区分度和权重迫在眉睫。
等级赋分制的不好用还体现在学生的认可度上。社会的认可,尤其是考生是否认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考生对于高考改革的基本看法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家长等相关人士,并共同影响着社会认可度。刘希伟等认为“学生的知识与眼界毕竟相对有限,高考政策调整不可能完全吸收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他们对于高考政策的认识可能是偏颇的”,我们“必须加强高考政策的解读与宣讲,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以便尽可能为深化与完善高考改革方案创造有利支持条件”[6]。我们认为学生的知识与眼界相对有限是相对的,它们的认识或许有可能是偏颇的,对他们加强高考政策之解读与宣讲也是必要的,引导其形成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也是需要的,为深化与完善高考改革创造有利支持条件也是可以争取的,但是,高中生的意见必须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毕竟他们已经达到或将要达到高中毕业水平,而且,高考改革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高中生。根据调查数据,学生对等级赋分的认可,表示“比较赞成”的比例71.81%,“非常赞成”的比例为7.22%,选择“不赞成”的学生占比20.96%。[7]从选项来看,只有“非常赞成”、“比较赞成”、“不赞成”三项;如变为“非常赞成”、“赞成”、“比较赞成”、“比较不赞成”、“不赞成”、“非常不赞成”六项,考生可以充分自由选择。或者提供“非常赞成”、“比较赞成”、“比较不赞成”、“非常不赞成”四个选项,考生也可以自由表达意志。而赞成方面有两个选项“非常赞成”、“比较赞成”,不赞成方面只有“不赞成”一个选项,在选项设置上这是不对等的,容易影响考生的选择,引导学生赞成。从数据来看,“不赞成”占比高达20.96%,五分之一强,很不低,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等级赋分制在学生认可方面的“不好用”。
等级赋分制之所以还能用还要用,是因为:1、原始分不能用,2、有了保障机制,3、无替代品。
1、原始分数不能用:“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显然不能直接相加”[8]。从理论上说,统考科目用原始分直接相加也是说不通的,但是在民众认可的情况下,勉强可以相加,影响不是很大。如果选考科目也用原始分直接相加,有些科目易得高分,有些科目难得高分,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大家都去选易得分的科目,难得高分的科目之失衡定甚于现在之物理科的状况。我们也不可能有办法把7个自选科目的试题难度拉齐,原始分绝不可用。
2、保障机制打补丁:在物理学科失衡的状况下,经广泛征求意见,2017年11月29日,浙江省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引导考生选考处于学科失衡状态的物理[9]。据此《意见》,今后将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并根据选考科目实际,保障机制率先用于物理选考科目,根据实际需要,保障数量为6.5万。当某年物理高考选考人数少于保障数量6.5万时,即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数量6.5万为基数,按规定比例赋等级分,空缺后面等级。按保障数量计算,选考科目6.5万考生,原始分排在前1%的考生,赋等级分为100分,共有650名考生满分。如果考生不少于6.5万,那么就有不少于650名考生满分;若考生少于6.5万,启动保障机制,仍有650名考生满分,使中上等考生选科无后顾之忧,可避免物理选考人数持续下降。章建石认为:这是“使用政策工具进行调整的思路”,“短期内应该会发挥积极作用”[10]。
3、暂时尚无替代品:即使大家对等级赋分制基本都持不很满意的态度,但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刘希伟等认为“我们暂时还难以找到其他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数制度,也不可能找到一种没有任何弊端的替代制度”[11]。章建石认为“从长远来看,选考科目的赋分方式还需要改进”,希望“更好、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够涌现出来”[12]。于涵等建议“加强实证研究?,探索符合试点省份实际情况的可行方案”[1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即将消逝的乡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即将消逝的乡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