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地处荆州腹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且民风彪悍,素来尚武。太守韩玄,乃荆州本地人士,早年追随刘表,颇有政绩。刘表病逝后,他虽名义上臣服于曹操,实则暗中观望,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此人性格刚愎自用,猜忌多疑,对手下将领亦缺乏信任,唯独对老将黄忠尚有几分倚重。
黄忠,字汉升,乃南阳郡人氏,早年便已成名,箭术精湛,百步穿杨,更兼武艺高强,虽年过六旬,却老当益壮,勇猛不减当年。荆州之战,黄忠虽未曾显山露水,但在长沙郡,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擎天柱石。
刘备大军行至长沙郡界,并未急于进兵,而是在离城三十里处扎下营寨。刘备深知强攻硬取并非上策,欲先礼后兵,以德服人。次日清晨,刘备命人送上一封书信,遣使前往长沙城,递交韩玄。
信中,刘备言辞恳切,先是历数自己仁德之名,乃汉室宗亲,匡扶汉室,解民倒悬,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又赞扬韩玄乃忠义之士,当顺应天命,归顺自己,共襄盛举。最后,刘备委婉提及黄忠之名,盛赞其武勇,希望韩玄能以大局为重,携黄忠一同归降,共享富贵。
韩玄接到书信,展开一看,顿时怒火中烧。他本就对刘备心存芥蒂,又见刘备信中言辞,虽看似客气,实则暗含威胁之意,更兼提及黄忠,似有意挑拨离间,更是恼怒不已。
“哼!刘备竖子,安敢如此猖狂!”韩玄将书信掷于案上,怒声喝道,“敢妄言招降于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堂下众将见太守发怒,皆噤若寒蝉,无人敢言。唯有老将黄忠,缓缓上前,拱手道:“太守息怒。刘备此信,虽言辞倨傲,然其所言亦非全无道理。刘皇叔仁德之名,天下皆知,如今兵锋正盛,势不可挡。我长沙郡虽城池坚固,兵马亦有,然与刘备军相比,实难匹敌。不如……不如遣使议和,探探其虚实,再做打算?”
韩玄闻言,眉头一皱,斜眼看向黄忠,语气不善地说道:“黄老将军,莫非你也觉得我长沙郡不如刘备军?莫非你也想劝我投降不成?”
黄忠连忙摇头,正色道:“末将绝无此意!末将忠心耿耿,誓死效忠太守!只是如今局势,不可不慎。议和并非投降,乃是缓兵之计,可探明敌情,亦可争取时间,调兵遣将,以备不测。”
韩玄冷哼一声,对黄忠的解释并不满意。他本就猜忌多疑,此刻听黄忠之言,更觉黄忠似有异心,暗中与刘备勾结。他心中暗忖:“黄忠年事已高,或许是怕死贪生,想要投降刘备也未可知。哼!我绝不能轻信于他!”
“议和之事,休要再提!”韩玄断然拒绝了黄忠的建议,厉声道,“刘备既敢来犯,我便让他知道我长沙郡的厉害!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加强防守!点起兵马,准备迎战!”
黄忠见韩玄如此固执己见,心中暗叹一声,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抱拳领命,退了下去。
刘备使者见韩玄拒不纳降,只得返回营寨,将韩玄的回话如实禀报刘备。刘备闻讯,微微摇头,叹息道:“韩玄刚愎自用,不听忠言,长沙百姓,恐将受苦矣。”
他随即下令:“传令三军,即刻进兵,兵围长沙城!”
刘备大军得令,即刻开拔,浩浩荡荡向长沙城进发。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五千荆州精锐,在刘备的统领下,如同一条钢铁洪流,奔涌而来。
长沙城上,守军早已严阵以待。韩玄亲自登上城楼,指挥守军布防。他见刘备大军压境,心中虽有些许紧张,但想到城池坚固,兵粮充足,又有黄忠这等老将辅佐,便也多了几分底气。
“擂鼓!鸣金!”韩玄一声令下,城楼上顿时鼓声震天,金锣齐鸣。长沙守军弓弩上弦,刀枪出鞘,严阵以待。
刘备率军来到城下,勒马停住,扬声喊道:“城上守军听着!吾乃刘备刘玄德!尔等太守韩玄,冥顽不灵,不识天时,今日特来取长沙!尔等皆为大汉子民,何必为韩玄这等昏聩之徒卖命?速速开城投降,免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城楼上,韩玄听得刘备喊话,更是怒不可遏,指着刘备破口大骂:“织席贩履之辈!休要在此妖言惑众!我韩玄乃大汉忠臣,岂会投降你这叛逆之徒?有种的便来攻城,看我长沙城是否坚不可摧!”
骂罢,韩玄下令:“放箭!射退敌军!”
一声令下,城楼上顿时箭如雨下,铺天盖地射向城下刘备军。刘备早有准备,麾下士卒纷纷举起盾牌遮挡,箭矢叮叮当当落在盾牌之上,火星四溅。
刘备见韩玄如此顽固,知道多说无益,便挥手下令:“攻城!”
号角声呜呜响起,刘备军士卒呐喊着冲向长沙城。云梯架起,攻城槌撞击城门,一时间,喊杀声、撞击声、弓弦声交织在一起,震天动地。
刘备坐镇中军,指挥若定。他深知强攻长沙城并非易事,便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轮番攻城,消耗守军的兵力与士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