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兼程,张松的心比马蹄还要急。
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拐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敲响了一户不起眼的宅门。
开门的人,正是他的至交好友,法正。
“孝直!”一进门,张松便再也按捺不住,一把抓住法正的手臂,眼中精光四射。
法正字孝直,乃右扶风名士法真之子,为人智谋深远,只是在刘璋手下一直郁郁不得志。
“看你这模样,事情成了?”法正将他拉入内堂,反手关上院门。
“成了!”张松灌下一大口凉茶,压下胸中的激动。
“我去了荆州!”
“我将西川,许给了刘皇叔!”
法正闻言,脸上非但没有惊奇,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我早就料到,刘璋这等昏主,守不住这天府之国。而能取而代之者,非刘皇叔莫属。你我之心,不谋而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人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子庆?”法正眉头一挑。
话音未落,一人已推门而入,正是与法正同乡的孟达。
孟达,字子庆,也是个胸有大志却无处施展的人物。他一进门,看见张松和法正凑在一起密谈,当即哈哈大笑。
“二位兄长,这是在商量卖国的大事吗?”
张松和法正脸色一变。
孟达却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别紧张,这益州要换主人,瞎子都看得出来。你们要是想献了这西川,可得找个好买家。我猜猜,你们找的是刘玄德吧?”
张松和法正对视一眼,随即三人一齐抚掌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压抑已久的快意。
“既然如此,”法正看向张松,“你明日面见主公,打算如何说?”
张松嘴角一咧,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我自然是推荐二位兄长,作为使者,再去一趟荆州。”
次日,益州牧府。
刘璋见张松回来,迫不及待地将他召来。
“先生,事情办得如何?”
“荆州刘皇叔,乃主公同宗,仁义布于四海。赤壁一战,曹操百万大军闻其名而丧胆,何况区区一个张鲁?主公何不派遣使者,与刘皇叔结为外援?唇亡齿寒,他必会出兵相助!”
刘璋一听,顿时大喜:“我早有此意!只是不知派谁去合适?”
张松立刻接话,“法正、孟达!”
刘璋当即传令,召法正、孟达入见,当场写好书信,命法正为正使,先去荆州通好;再命孟达为副使,点起五千精兵,准备迎接刘备入川。
君臣几人正商议得热火朝天,忽听堂外一声大喝,一人如旋风般冲了进来,满头大汗,神色惊惶。
“主公!万万不可!若听张松之言,益州四十一州,旦夕之间便要拱手让人了!”
张松心中猛地一沉,回头看去,来人正是主簿黄权。
刘璋顿时不悦:“黄公衡,你这是何意?刘皇叔与我同宗,我请他来当援兵,有何不妥?”
黄权指着张松,声色俱厉:“主公!我素知刘备其人,看似宽厚,实则野心勃勃!他手下有关、张、赵、陆、黄、魏,皆是虎狼之将,更有卧龙、凤雏、徐庶为之谋划!这等人,请神容易送神难!今日请他入川,若以部曲待之,他岂能甘心?若以客礼待之,一国岂能有二主?”
“张松此去荆州,名为说客,实为国贼!他必已与刘备私下串通!请主公先斩张松,再与刘备断绝往来,则西川可安如泰山!否则,累卵之危,就在眼前!”
刘璋被他说得有些动摇,皱眉道:“可张鲁打过来怎么办?”
黄权慨然道:“闭关绝塞,深沟高垒,固守待时!纵然张鲁势大,也打不进我剑门关!”
“胡说!”刘璋一拍桌子,“贼兵已在门外,火烧眉毛了,你却让我等!此乃慢计,不足取!”
他大手一挥,便要命法正即刻出发。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从堂下扑出,死死抱住刘璋的腿,嚎啕大哭。
“主公!不可啊!不可啊!”
刘璋低头一看,乃是帐前从事王累。
王累一边磕头,一边泣不成声:“主公听信张松,乃是自取其祸啊!”
“放肆!”刘璋怒道,“我结交同宗,共拒强敌,何祸之有?”
王累抬起泪眼,嘶声道:“张鲁犯境,不过癣疥之疾;刘备入川,才是心腹大患!主公难道忘了,他先前事曹操,便图谋许都;后随孙权,便夺了荆州!此等心术,岂可为伍?今日召他前来,西川休矣!”
“够了!”刘璋被他说得心烦意乱,猛地一脚将他踹开,“一派胡言!玄德是我兄长,他怎会夺我基业?”
他怒喝道:“来人!将这两个胡言乱语的家伙给我叉出去!”
黄权和王累被甲士拖拽而出,口中兀自高呼“主公三思”,声音凄厉,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却只换来刘璋更加厌烦的挥手。
一场关乎西川命运的国策,就在这荒唐的闹剧中定了下来。
法正手捧书信,辞别了成都,一路向东,直奔荆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