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熙站在老槐树下,一身月白襦裙衬得身姿愈发挺拔,她目光扫过田间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模样,嘴角弯起一抹淡而满意的弧度。
“齐川。”她轻声唤了一句,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不远处正指挥着人去除草的齐川耳中。
齐川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恭敬:“县主,您叫我?”
沐熙微微颔首,目光掠过田间忙碌的众人,缓声道:“秦风隔两日会过来,到时候他会把王福那伙人贪污的银两和粮食都带来,你到时候协助他把这些东西分下去——记得拟好名册分,每户该得多少粮食、多少银两,都要一一核对清楚,不许出半点差错。”
齐川连忙点头:“县主放心,小的记着了,到时候一定仔细核对,绝不让乡亲们吃亏。”
沐熙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几张银票,递到齐川手中:“这是五百两,你拿着。”
齐川一愣,下意识地想推辞:“县主,这……”
“这是安排这些人的午饭钱。”沐熙打断他的话,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接下来这段时间,农户们干活辛苦,吃食上不能亏待。从今日起,保证他们每顿都有热菜热饭,一周至少要给他们安排两次肉,让大家能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
她知道一个道理,若是吃食上敷衍,难免会影响干活的效率和质量。她要这两个庄子成为日后“熙和堂”在外的一处据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而善待手下人,本就是她一贯的行事准则。
齐川捏着手中的银票,只觉得那纸张都带着暖意,他用力点头:“小的明白了!县主放心,我一定让厨房把饭菜做得扎实,绝不克扣半分!”
“还有。”沐熙继续说道,“李青山会过来协助你,我已经给他说过了。你的月钱按一两银子一个月,年底还有分红。他的月钱就按五百文一月算,和之前的管事的待遇一样,每月月初到熙和堂的账房支取便可。”
一两银子一月,这可比他之前的收入高出了不少,齐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躬身道谢:“多谢县主!小的一定好好干活,不辜负您的信任!”
“嗯。”沐熙应了一声,又想起一事,补充道,“你记着,把陈德和陈勇叔侄俩照顾好。今晚你让人套辆马车,把他们送回陈家村去,路上注意安全。另外,明日你可以从这些农户里选几个手脚麻利、心思活络的,跟着去陈家村一趟,看看村里的农户是怎么种田的,也学一学简单的田间管理。”
“好嘞!小的今晚就安排人送陈大叔和陈大哥回去,明日一早就挑几个人跟着去学!”齐川一一应下,将沐熙的吩咐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生怕漏了什么。他看得出来,这位县主虽然年轻,但考虑事情却周全得很,每一件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让人跟着做事也觉得心里踏实。
沐熙看着齐川连连答好的模样,知道他是个靠谱的,便不再多叮嘱,只道:“庄子的事暂时就交给你和李青山了,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去熙和堂找我。”
“是,县主!”
沐熙微微颔首,转身朝着院外停着的马车走去。车夫早已候在马车旁,见她过来,连忙上前掀开了车帘。沐熙弯腰坐进马车,柔软的锦垫衬得身体一阵舒适,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想着这几日为了庄子的事忙前忙后,总算走上正轨了。
马车缓缓驶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轻响。沐熙靠在车壁上,闭上眼休息了片刻,脑海里却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事——护理小院的装修已经差不多了,工匠们再打磨几日,便能彻底完工。可光有院子还不行,还得有可靠的人手打理。她在京城的熙和堂之所以能运转得如此顺畅,靠的就是一批忠心耿耿、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这里的护理小院自然也需要一批信得过的人来打理,那些来路不明、心思不定的人,她是绝不会用的。她回到熙和堂,带上了陈松。
“陈松,”沐熙对陈松说道,“我们一起去去城西的牙行。”
马车调转方向,朝着城西驶去。城西的牙行不算少,但沐熙心里早有了主意——她之前扩充熙和堂的店员时,曾和一家名为“立信牙行”的掌柜打过交道,那掌柜姓姚,为人挺实在,当初给她推荐的几个店员,不仅手脚勤快,而且嘴巴严实,做事也很靠谱,让她很是满意。这次要选人,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家牙行。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立信牙行”的门口。沐熙下了马车,抬头看了一眼牙行的招牌,木质的招牌上刻着“立信牙行”四个大字,虽然有些陈旧,却透着一股踏实的气息。她刚走到门口,就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脸上堆着和善的笑容:“这不是沐县主吗?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小牙行坐坐?”
来人正是牙行的姚掌柜。他一眼就认出了沐熙,毕竟像沐熙这样年轻貌美、又出手阔绰的主顾,实在是不多见,更何况当初沐熙在他这里选人的时候,没有丝毫架子,说话也客气温和,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逃荒路上我带妹妹活下来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