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维修机械臂(完整度未知):牵引光束抓取后,暂存于维修舱,预估耗时 15 分钟,需消耗电量 0.03%;
1. 备用资源(优先度:中):
? 小型金属容器(12 个):批量用牵引光束收集,存放于储物舱,预估耗时 20 分钟,需消耗电量 0.04%;
? 金属碎片(钛合金、铝合金,总量约 500kg):选择性收集,优先抓取大块碎片,预估耗时 30 分钟,需消耗电量 0.07%】
清单清晰明了,每一项都标注了具体操作方式,雷诺看着这些目标,心里充满了行动力 —— 不再是之前的迷茫摸索,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准作业。可很快,他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打捞计划的核心设备 “牵引光束发生器”,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系统,扫描舰内是否存在牵引光束发生器,检测其当前状态(如功率、射程、故障点),评估修复可行性。” 雷诺的指令刚发出,数据板就弹出了扫描结果,让他既惊喜又担忧:
【扫描发现:牵引光束发生器(型号:联邦 216 型轻型),位于维修舱后部设备架,初步检测状态:
? 核心功能:功率模块损坏 30%,最大射程从 100 米降至 50 米,最大牵引力从 500kg 降至 300kg(可满足中型能源罐抓取需求,其质量约 280kg);
? 关键故障:能源接口氧化(与微型备用电池接口不兼容,需打磨处理)、控制线路松动(3 处接头脱落,需重新焊接);
? 修复可行性:高(所需工具:砂纸、焊接工具、绝缘胶带,均已具备),预估修复时间 40 分钟,消耗微型备用电池电量 0.04%(用于焊接工具供电)】
有牵引光束发生器!且修复难度不高!雷诺立刻从座椅上站起来,抓起数据板和维修工具(砂纸、焊接工具),快步向维修舱走去。微重力下,他的脚步轻快而坚定,肋骨的钝痛早已被对修复设备的专注取代 —— 这台发生器是打捞计划的核心,若能成功修复,就能轻松抓取中型能源罐和装甲板,否则仅凭人力,面对 280kg 的能源罐,根本无从下手。
维修舱内,光线昏暗,雷诺打开数据板的照明功能,光柱瞬间照亮后部设备架 —— 一台银灰色的牵引光束发生器静静立在角落,主体完好,表面只有轻微的灰尘,功率调节旋钮和能源接口清晰可见。他将发生器小心地搬到工作台上,先用砂纸打磨氧化的能源接口 —— 灰白色的氧化层在砂纸的摩擦下逐渐脱落,露出金属原本的银白色光泽,每一次打磨都格外细致,避免划伤接口内部的导电片。
15 分钟后,能源接口打磨完成,雷诺拿起焊接工具,连接微型备用电池(当前电量 1.48%)——“嗡” 的一声,焊接工具的喷嘴亮起橘红色的火焰,温度迅速升高。他对照系统标注的 “3 处松动接头”,在发生器内部线路板上仔细寻找:第一处在功率模块与控制板之间,红色导线的接头完全脱落;第二处是接地线路,接头半挂在端子上,轻轻一碰就晃动;第三处位于射程调节模块,蓝色导线的绝缘皮开裂,铜芯暴露在外。
焊接的过程需要极致的专注。雷诺屏住呼吸,将喷嘴对准第一处脱落的接头,橘红色的火焰精准地融化焊锡,将红色导线与端子牢牢固定 —— 微重力下,焊锡的流动性变得异常,稍有不慎就会滴落在其他线路上造成短路,他只能放慢速度,每一次焊接都停顿几秒,确认牢固后再进行下一处。
30 分钟后,3 处松动接头全部焊接完成,雷诺用绝缘胶带仔细包裹开裂的蓝色导线,确保铜芯不会暴露。他深吸一口气,将微型备用电池的接口与发生器连接 ——“嘀” 的一声,发生器的指示灯亮起绿色,功率显示屏上跳出 “70%” 的数值,射程显示 “50 米”,与系统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成功了!牵引光束发生器修复完成!” 雷诺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他按下发生器的测试按钮 —— 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喷嘴射出,在维修舱内形成一道稳定的光柱,照亮了远处的金属管堆。他调整功率旋钮,光束的亮度和范围随之变化,从微弱的 “抓取模式” 到强劲的 “固定模式”,每一档都能正常切换,完全满足打捞需求。
修复完发生器,雷诺没有停歇 —— 打捞计划还需要一个关键设备:货物气闸舱。若想将打捞的能源罐、装甲板搬进舰内,必须通过气闸舱(直接从外部固定在甲板虽可行,但安全性低,且无法保护精密部件)。他立刻在数据板上输入指令:“扫描舰内货物气闸舱位置及状态,评估修复可行性。”
【扫描发现:货物气闸舱(型号:联邦 215 型小型),位于舰尾靠近维修舱处,当前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