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知识产权法庭。
宣判前的走廊,像冬天的空气,干燥而紧绷。记者把话筒举得很高,闪光灯时不时在天花板上炸开白光。
“被告及代理人就座。”
林杰走进法庭,目光从公诉席滑到旁听席。第一排里,父亲不在——那不是他的场域——但他知道,江城某个老旧小区的电视一定开着,音量开得很小,母亲在织毛衣,父亲嘴上说“不看”,眼睛却不离屏幕。
——
法槌敲下,法官开始宣读。
“关于文件系统恢复机制专利侵权之诉,本院认为:被告所述‘写前日志(WAL)+滑动窗口回放’技术方案,在‘状态定义’及‘恢复路径’上,与原告之‘固定区段快照’存在本质差异,不构成等同,不构成侵权。”
“关于BIOS启动顺序优化之诉,本院认为:被告之‘热路径自学习’属于对硬件规则之外之软件层优化,不落入原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构成侵权。”
“关于中文输入法候选排序之诉,本院认为:原告专利过度宽泛且缺乏充分公开,被告方案之‘会话上下文+领域意图’为新的创造性改进,不构成侵权。”
“综上,三案全部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对被告名誉损失予以公开更正,并责令原告三方在全国性媒体上刊载致歉声明。”
法槌再次落下,那一下像一枚石子落入湖面,涟漪从法庭的中心迅速荡开。
旁听席先是死一般的安静,随后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掌声。
——
庭外,记者蜂拥而至。
“林总,您如何评价这次判决?”
“我们尊重规则,也相信事实。”林杰说,“这不是谁打败了谁,而是‘可运行的证据链’打败了‘口水’。”
“您下一步会起诉对方的恶意抹黑吗?”
“我们会依法维权,但更重要的是——推动行业把‘证据链标准’写进流程。”
——
当天下午,电子工业协会发布倡议:
“建议成立‘可信时间戳与证据链’行业工作组,推动TSA+公证+水印的三重认证成为行业通用指南。”
龙院士拨来电话,笑声透过信号传来:“打得漂亮。技术之争,终要回到技术。”
“谢谢。”
电话刚挂,另一通电话进来。
“你小子赢了就会飘?”父亲的声音在那头,强自镇定。
“没有。”
“那就回来吃饭。”
“好。”
“……路上慢点。”
林杰握着手机,忽然想起小时候他第一次把收音机修好,父亲闷着声说“有点本事”,晚上却给他多加了一个鸡蛋。原来骄傲和关心,从来都不擅长出现在同一句话里。
——
晚上,门户首页上架了一块新面板:“更正公示”。三条致歉声明整齐地摆在最上方,落款是三家巨头的名字。
评论区里,有人只留了一个字:“爽。”
而林杰把这个面板静音收藏到了一行不起眼的书签夹里,书签夹的名字叫:
“把理所当然,变成理所当然。”
——
晚上八点,未来科技召开简短的媒体沟通会。
“我们不会在胜利时炫耀,”法务总监说,“但我们会在胜利后,把方法写清楚。”
墙上的屏幕滚动播放“证据链标准”的流程图:
取样—哈希—TSA签发—公证同步—水印嵌入—第三方复核—法院接口。
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人名负责;每一条箭头,都有一个SLA时限。
“我们的目标是把‘打官司’变成‘做流程’。”林杰说,“当大家都知道怎么证明‘真’,‘伪’就会自己露馅。”
——
沟通会后,林杰一个人去了江滩。晚风把城市的灯拖得很长。父亲打来电话,没有说话,只是“嗯”了一声。
“爸,我回来了。”
“嗯。”
“明天吃饺子。”
又一个“嗯”。
林杰笑出声:“我知道你高兴。”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终于挤出一句:“废话。”
风轻了一点,江更近了一点。他忽然觉得,这个夜晚有了温度。
——
第二天上午,行业圆桌。
“这次判决的意义,不是某一家企业胜出。”龙院士开场,“是把‘可验证’从实验室带到了法庭。下一步,教育。”
“我们将在高校开‘证据链与可信计算’选修课。”一位教授接过话题,“别让下一代只会写代码,不会写‘证明’。”
门户同步上线“知识卡片”:把三起案件的核心分歧、法庭观点、技术差异,用普通人能看懂的方式拆解开来。评论区有人写:“第一次觉得‘专利’不是离我很远的东西。”
——
傍晚回到家,餐桌上热气氤氲。
“你妈包的。”父亲把一碗饺子放到林杰面前,“趁热。”
“好。”
电视里新闻主播还在讲“行业倡议”。父亲端着碗,眼睛却盯着儿子:“别以为你现在了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1995:错位人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1995:错位人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