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安到了食堂,趴在窗口往厨房里面张望,正看见蔡师傅抓着一把盐要丢锅里。
立马大声的喊道:“蔡师傅,手下留情,食盐也是花钱买的你省着点。”
蔡师傅听见声音回头一看是陈之安,丢下锅铲准备出来。
看了看抓在手里的食盐,一下全扔锅里,然后在屁股在拍了拍,叫了一个人站在他的位置上炒菜。
蔡师傅在里面找了几个盖着的盆子看了看,手里抓四个白面馒头就走了出来。
“小孩,快装兜里别让人看见了。”
陈之安莫名其妙的看着蔡师傅,“偷几个馒头干嘛,牛羊肉还差不多?”
蔡师傅把馒头塞到陈之安怀里,“牛羊肉你就别想了,我都没见过。”
“嘿嘿,蔡师傅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蔡师傅拉着自己的厨师白围裙揉搓脏了的地方,“半拉月了,你一个小孩怎么也弄来改造了?”
陈之安这时候才明白蔡师傅给自己馒头是怕自己是来改造的吃不好。
“蔡师傅,改造的人送来了吗?”
蔡师傅点点头,“今儿中午在这儿吃饭的全是啊?”
“那在这里上班的也吃中午那伙食吗?”
蔡师傅摆了摆手,“那怎么可能,这座房子中间是厨房,左边是职工食堂右边是劳改食堂。”
陈之安翻了个白眼,“我今儿中午走错了食堂,我是调到这里来工作的。”
蔡师傅高兴的笑了起来,拍了拍陈之安的肩,“嘿,小孩,那咱们可真有缘。”
陈之安笑了笑,“蔡师傅,你怎么也调来了,在印刷厂多舒服,这里又偏僻活又多。”
蔡师傅叹了口气,“为了我媳妇得一个工作名额,就来了呗。”
陈之安笑了起来,“那还是可以接受,毕竟现在一个工作名额难得,听说都停止招工了。”
蔡师傅给陈之安讲了他知道的五七干校情况。
五七干校现在有一千多人正在接受改造,还在不断送人来。
另外工作人员加上家属也有了好几百,以后只会更多。
等改造的下工了,陈之安也离开食堂返回家里。
还有几天才到上班时间,陈之安沿着学校走了一圈。
五七干校这片地方,应该是专门挑选出来办干校的。
北面靠山的地方是部队的营房,也方便驻守后山防止有人逃跑。
东边一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库,用来灌溉农田的。
西边是劳改人员住的地方,由革委会的人管理。
南面是大门和办公楼、供销社、职工家属区。
其他地方都用围墙圈了,建不了围墙的地方也有持枪士兵24小时巡逻。
五七干校是一个多方成立的学校,主要由革委会,军宣队、工宣队还有一些地方机构共同管理,暂且称为学校。
因为劳改人员主要是学习劳动,然后在是思想教育。
陈之安熟悉后干校环境后,提前两天去后勤科报到正式上班,负责印刷品也算是当上了“厂长。”
当看到印刷车间和物料仓库后,只能唉声叹气跑回后勤科。
“咚咚”
敲了两下后勤科科长的办公室门推门看了一眼没外人就走了进去。
“科长,印刷机器呢?”
科长看了看陈之安和颜悦色的说道:“小同志,你就是管理和负责印刷的小孩吧?”
“科长,我已经成年了不是小孩了。”
“哦,成年了在我面前还是个小孩。”科长不急不慢的说着。
陈之安抹了一把脸,“小孩就小孩吧,谁让你官大呢?我想说的是咱们印刷厂的机器呢?”
科长很肯定的说道:“机器不是在印刷车间吗?”
“不是科长,你管蜡纸印刷那玩意叫机器,你是不是对机器有啥误解?”
陈之安说着笑嘻嘻的掏出烟来给科长敬上,殷勤的点上火。
科长抽了一口烟,“小孩,你真会来事,但是我也弄不来机器,上面拨给学校的全部经费都不够买一台印刷机的。”
陈之安叹息一声,“唉,没有就没有吧,只能坚持坚持克服克服凑合用。”
科长很官方的说道:“对喽,这才是好同志嘛。”
陈之安站起来说道:“科长,我去整理印刷用品了,等用的时候方便点。”
科长点了点头,“去吧,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陈之安走出科长办公室,找你吹牛还差不多,连工作上的事你都解决不了。
回了所谓的印刷车间,空空荡荡就自己一个人,只能坐在椅子上发呆。
唉,科长也不说给印刷厂多安排几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一连几天,陈之安真待不住了,锁好门去后勤科大办公室玩,有工作也能及时知道。
大办公室里的人都嗑着陈之安给的瓜子有说有笑,偶尔科长也来聊一会。
一般中午吃饭,大家都去职工食堂吃免费的,晚饭才回家自己做。
陈之安去了一次职工食堂,就不在那里吃了,跟在印刷厂的伙食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