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条理清晰,直指要害:“既然两位如此肯定我是抄袭,想必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吧?能否请两位,在这里,当着各位老师、各位媒体朋友和所有诗友的面,把具体的证据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张涛被问得一愣,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他哪里有什么具体证据?完全是收了钱,凭感觉胡诌,想搅浑水而已。他支支吾吾地,眼神闪烁,“这个……时间太久,我……我一时想不起具体是哪本古籍了……但是那种风格,那种用词,分明就是……”
李军也赶紧帮腔,却同样底气不足:“对对,就是那种感觉!很像!非常像!肯定是在某本古书里看到过的!”
看着两人语焉不详、漏洞百出的样子,台下不少人已经开始皱起了眉头。这种“我感觉”、“我好像”的指控,实在缺乏说服力,反而显得有点胡搅蛮缠。
林砚没有给他们继续狡辩的机会,他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却更有力地反击道:“哦?原来两位先生指控别人抄袭,靠的不是白纸黑字的证据,而是‘感觉’和‘好像’?如果仅仅因为‘感觉像’,就可以随便质疑一位诗人的原创性,那是不是太……儿戏了?这对辛辛苦苦进行创作的作者,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这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直接将张涛和李军置于了“无理取闹”的境地。台下已经有人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嗤笑声。
张涛和李军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额头冒汗,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慌乱和懊悔。早知道这林砚如此牙尖嘴利、逻辑清晰,他们就不该接这趟浑水!
林砚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话锋一转,姿态反而更加从容和自信:“不过,既然两位先生提出了质疑,虽然方式不太妥当,但为了彻底消除大家的疑虑,我也愿意借此机会,进一步说明一下我的创作思路。”
他看向全场,语气真诚:“我写《将进酒》时,确实研究和借鉴了古代诗词,尤其是盛唐时期那种豪迈奔放、自信洒脱的‘风格’和精神内核。我认为,学习前人的精华,是创新的基础。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炯炯:“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所描绘的意境,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思考,是百分之百的原创!如果两位不信,或者在场的任何朋友有疑虑,我可以现场即兴对这首诗进行一些改编,结合我们当下的生活场景,来证明它完全是由我掌控的、活的作品!”
现场改编?证明原创性?这下,所有人的兴趣都被彻底吊起来了!连陈敬之都微微前倾了身体,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张涛和李军则彻底傻眼,他们万万没想到林砚还敢来这一手!
林砚没有看稿纸,他略微沉吟了两秒,仿佛灵感瞬间涌现,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好奇或期待的面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朗声吟道:
“君不见屏幕前灯彻夜明,键盘敲碎少年梦。”
君不见出版合同堆成山,熬夜改稿人未眠。
这两句改编的诗句一出,整个报告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大笑和更加热烈的掌声!
“哈哈哈哈哈!绝了!太绝了!”
“屏幕前灯彻夜明,键盘敲碎少年梦!这不就是我们网文作者的日常吗?”
“出版合同堆成山,熬夜改稿人未眠!真实!太真实了!”
“妙啊!既保留了《将进酒》的句式结构和豪迈气韵,又完美融入了现代网文作者的职业特色和生活状态!”
“这反应速度!这改编能力!谁还敢说他是抄袭的?抄袭的人能这么灵活地即兴创作吗?”
台下笑成一片,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这两句改编,幽默、贴切、机智,不仅瞬间化解了抄袭的质疑,更展现了林砚强大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对诗词创作的深刻理解与掌控力!这比任何苍白的辩解都更有说服力!
张涛和李军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彻底成了全场最大的笑话。他们看着周围哄笑的人群和媒体记者们戏谑的镜头,恨不得当场消失。他们精心策划的发难,不仅没有伤到林砚分毫,反而成了衬托他才华的拙劣背景板!
苏清鸢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了出来,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解气和自豪!她就知道,林砚一定有办法!
林砚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热烈的反应和张涛李军灰头土脸的模样,心中一片平静。他微微向台下鞠躬,淡然道:“即兴拙作,博大家一笑,也希望能证明我的清白。诗词创作,贵在真情实感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固步自封,或者……无端猜疑。”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面如死灰的张涛和李军,没有再说什么,但一切已不言而喻。
这场由赵峰幕后指使、张涛和李军充当急先锋的“拙劣质疑”,在林砚从容不迫、机智幽默的反击下,彻底宣告失败!不仅没有达到抹黑的目的,反而让林砚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喜欢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