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档案室,一个常年不见阳光的地下室。
空气中,永远飘浮着细小的尘埃,和一股纸张发霉的味道。
李强穿着一身档案管理员的灰色制服,推着一辆装满了卷宗的小车,不紧不慢地走在狭窄的过道里。
他的脚步很稳,表情平静,和这里其他那些终日与故纸堆为伴的管理员,没有任何区别。
但他的心脏,却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
他的口袋里,藏着一份伪造的档案记录。
一份足以决定孙明轩生死,也足以决定他们整个计划成败的记录。
他来到标注着“电讯处人员档案”的铁皮柜前,用钥匙打开了其中一个抽屉。
这把钥匙,是他昨天以“协助调查”的名义,从档案科科长手里“借”来的。
按规定,每次调阅档案都需要填写登记表,但李强伪造了一份吴融的签字,骗过了那个老眼昏花的科长。
但他知道,这种漏洞不会持续太久。最迟明天,档案科就会例行核对登记记录。
他必须在今晚之前,把一切恢复原状。
抽屉里,整齐地排列着上百份牛皮纸档案袋。
他很快就找到了“孙明轩”的那一份。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但眼角的余光,却在时刻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三十米外,一个老管理员正在打盹。
过道的尽头,两个年轻的科员,正在低声交谈。
没有人在注意他。
李强深吸一口气,用身体,挡住了身后可能投来的视线。
他迅速地抽出孙明轩的档案袋,将里面那份薄薄的个人履历,取了出来。
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另一张一模一样的、但内容却截然不同的履历纸。
这张纸,是陈默用技术手段,连夜做旧的。
无论是纸张的颜色、纤维的质感,还是上面用钢笔书写的字迹,都与原件,找不出任何差别。
但上面的内容,却多了一行,足以扭转乾坤的记录。
【补充记录:经查,其兄孙明哲,原东北抗日义勇军108路军三营七连连长。
于1933年热河古北口战役中,因掩护主力撤退,力战殉国。
后被追授‘抗日英雄’称号。该记录由东北站上报,因时局动荡,未能及时归档。】
【记录人:吴融】
【日期:1937年10月28日】
这一行记录,是整个计划中最精妙的一笔。
它不仅为孙明轩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向八路军传递情报的动机——为兄报仇,继承遗志。
更重要的是,它将吴融,也牵扯了进来。
“记录人:吴融”。
这三个字,意味着,吴融“早就知道”孙明轩的背景。
当戴隐看到这份档案时,他会怎么想?
他会认为,吴融是在故意利用孙明轩!
利用他的家仇国恨,利用他的左倾思想,把他当做一枚棋子,去完成这次“借刀杀人”的计划!
就在李强即将将伪造的履历塞回档案袋时——
“李强?你怎么在这儿?”
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李强的心脏几乎停跳。
他僵硬地转过身,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科员,正推着一辆小车,朝这边走来。
是档案科的小王,和李强在食堂打过几次照面。
“我……”李强的大脑飞速运转,“我在找一份关于东北站的旧档案,组长交代的任务。”
小王狐疑地看了他一眼:“这么晚了还加班?你们第六组真是辛苦。”
“没办法,戴老板催得紧。”李强挤出一个苦笑,用身体挡住了身后半开的抽屉。
小王点了点头,推着车继续往前走。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过道尽头,李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刚才,如果小王多问一句,或者走近一点,就全完了。
他将这份伪造的履历,塞回档案袋。
然后,将原件,藏进了自己的袖口。
将档案袋放回原位,锁上抽屉,推着小车,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直到走出档案室,重新看到地面上的阳光,李强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
侍从室第六组,吴融的办公室。
吴融正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勃朗宁手枪。
枪身被他擦得锃亮,在灯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
李强推门而入。
“组长,办妥了。”
“很好。”吴融点了点头,将手枪的弹匣,重新装上,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
“等戴老板,亲自来找我。”
吴融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紧张。
仿佛他不是在策划一场惊天骗局,而只是在下一盘稳操胜券的棋。
李强看着吴融,心中充满了敬畏。
从一开始,组长就算到了每一步。
他算到了孙明轩会冒险发报。
他算到了戴隐会启动调查。
他甚至算到了,戴隐最终会查到孙明轩的档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