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好好跟妈说。”吴迪完全信任林薇的处理方式,“把我们的难处和心意都讲清楚。”
第二天,吴迪一早便出门,去公司办理复工手续,适应阔别已久的工作节奏。家里只剩下林薇、林妈妈和襁褓中的小悦宁。
阳光很好,林妈妈抱着孩子在阳台上晒太阳,哼着不成调的、带着浓浓乡音的摇篮曲。小悦宁在她怀里舒服地眯着眼睛,小拳头蜷缩着,模样恬静可爱。林薇收拾完卧室,走到阳台,看着这一幕,心里暖融融的,也更加坚定了要把事情谈妥的决心。
她搬了张小凳子,坐在妈妈身边,假装随意地开口:“妈,吴迪今天去上班了。”
“嗯,男人嘛,总得出去挣钱养家。”林妈妈目光依旧停留在外孙女脸上,语气平常。
“是啊,”林薇顺着话头,轻轻叹了口气,“他这一上班,家里就冷清多了。再过几个月,我……我也得回去上班了。”
林妈妈闻言,终于转过头来看向女儿,眼神里带着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是啊,你们年轻人,工作要紧。到时候……宁宁怎么办,你们有打算了吗?”
话到了这个关口,林薇知道不能再绕弯子了。她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握住了妈妈空闲的那只手,语气变得格外认真和带着点恳求:
“妈,我和吴迪……我们想了很久,也商量过了。请外人带,我们实在不放心。送回老家,又舍不得。我们……我们想请您再辛苦一段时间,留下来帮我们带宁宁,行吗?”
林妈妈显然对这个请求并不意外,甚至可能早就料到了。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看着女儿,眼神复杂,里面有疼爱,有无奈,也有一丝对自身生活的思量。
林薇趁热打铁,赶紧说出最关键,也最难启齿的部分:“我们知道,这很辛苦,也耽误您在老家的生活。所以……所以我和吴迪商量,我们每个月给您三千块钱。钱不多,跟您在外面挣的比差远了,您别嫌少。这绝不是把您当保姆看,是我们做儿女的一点心意。您在这里,买菜、买日用品,给自己添置点东西,手里也方便……”
她语速有些快,生怕一停下来就失去了勇气,目光紧紧盯着妈妈的脸,不放过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果然,听到“钱”字,林妈妈的眉头下意识地蹙了起来,脸上掠过一丝抗拒。她张口,似乎想说什么。
林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用力握紧妈妈的手,声音带着哽咽,将心底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袒露出来:“妈,您先别急着拒绝。您听我说……这不是工钱,这是女儿女婿求您帮忙,给您的‘辛苦费’和‘孝心’。有您在这里,我上班才能安心啊!我知道您疼我,疼宁宁,可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把您拴在这里。您也有自己的生活……这钱,您拿着,我心里才能好受点……就当是让我和吴迪,买个心安,行吗?”
说到动情处,林薇的眼圈红了。她不是在演戏,这是她内心最真实的矛盾与恳求。她需要母亲的帮助,却又无比心疼母亲的付出,这微薄的金钱,是她能想到的、唯一能稍稍平衡内心愧疚的方式。
林妈妈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听着她带着哭腔的恳求,原本到了嘴边的拒绝话语,终究是咽了回去。她何尝不知道女儿的难处?她又何尝忍心看着外孙女被交给陌生人?她沉默着,另一只手下意识地轻轻拍打着襁褓,目光重新落回小悦宁天真无邪的睡颜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台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林薇紧张得手心冒汗。
终于,林妈妈长长地、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抬起眼,看向女儿,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和一种认命般的包容。
“傻丫头,”她伸出手,用指腹抹去女儿眼角将落未落的泪珠,语气带着嗔怪,却又无比温柔,“跟自己妈,还来这一套……什么钱不钱的,多见外。”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
但林妈妈接下来的话,又让她瞬间从谷底升腾而起:“行了,妈知道你们难。宁宁是我的心头肉,交给谁我能放心?我不帮你们带,谁带?”
“妈!”林薇惊喜地叫出声,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是如释重负的泪水。
“不过,”林妈妈语气一转,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钱,我不能要三千。你们还有房贷,养孩子开销也大,处处都要用钱。给我两千就行,就当是买菜的钱了。多了我不要,你们硬给,我明天就买票回老家。”
“妈,两千太少了……”林薇急了。
“就这么定了。”林妈妈态度坚决,不容置疑,“我能劳动,能帮衬你们,心里高兴。你们好好的,把日子过好,把宁宁带好,比给我多少钱都强。”
看着母亲固执而充满爱意的眼神,林薇知道,这已经是母亲能接受的底线了。这场谈判,与其说是雇佣关系的建立,不如说是两代人之间,用爱与责任进行的一次微妙平衡。母亲用她的付出,撑起了女儿女婿职场拼搏的后方;而女儿女婿,则用这象征性的“报酬”,试图维系着母亲付出的尊严,也安抚着自己内心的亏欠。
“谢谢妈……”林薇扑进母亲怀里,声音哽咽。这一刻,所有关于未来的焦虑,似乎都找到了一个暂时的、温暖的锚点。
晚上,吴迪下班回来,林薇将谈话的结果告诉了他。吴迪沉默了片刻,心里五味杂陈。既有问题暂时解决的轻松,更有对岳母深明大义的感激与愧疚。
“妈……真是……”他喉头滚动,最终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那我们以后,更要好好孝顺妈。”
“嗯。”林薇依偎在他怀里,用力点头。
小小的家,在这场关于爱与付出的“谈判”后,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前方的迷雾并未完全散去,经济压力、育儿的漫长辛苦都依然存在。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条能够并肩前行一段路的航向。家的天平上,一边是沉甸甸的亲情,一边是现实的重压,而维持这平衡的,是彼此之间那份愿意理解、愿意承担、也愿意用笨拙的方式去回馈的,最深切的爱。这爱,或许无法用金钱衡量,却需要在这烟火人间,找到它赖以存续的、具体的形态。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平凡的大多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