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娃与“观测者”成功的“规则对话”,如同在寂静的深潭中投下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人类首次确认,与这位高维存在的交流并非单向的灌输,而是存在某种形式双向互动的可能。这极大地刺激了科研界和“火种”计划。
一个名为“深空共鸣”的专项计划迅速成立,旨在系统性地筛选、培训并支持那些像艾娃一样,拥有特殊感知天赋或思维模式的个体,尝试与“观测者”建立稳定、可控的深度连接。目标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试图理解“观测者”的思维方式、意图,乃至其背后的“守护者议会”。
李默亲自参与了计划的制定。他深知其中的风险——艾娃的成功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强行与一个远超理解的存在建立连接,无异于蝼蚁试图理解巨人的思绪,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意识崩溃。但他也明白,在“肃正协议”的威胁下,这是加速文明进化的险中求胜之道。
计划在高度保密和严密的医疗监护下进行。数十名从全球筛选出的、最顶尖的“感知型火种”参与了进来。他们中有能“听见”植物生长韵律的生物学家,有能通过触摸感知物体微观历史的考古学家,有能在梦境中解构复杂数学模型的少年天才……
连接尝试在一个特制的、能够放大和稳定精神波动、并模拟“观测者”信息场环境的“共鸣室”中进行。
起初的进展缓慢而艰难。大多数参与者只能在极限冥想中,捕捉到一些模糊的、无法解读的信息碎片,或者感受到那股浩瀚注视带来的巨大压迫感,无法进行有效交互。
转机出现在一位名叫伊莱亚斯的哲学家身上。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或艺术家,但他拥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够极其清晰地内省和描述自身思维活动的每一个细微过程,甚至包括那些潜意识的涌动和直觉的闪光。
在一次深度连接尝试中,伊莱亚斯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试图去“理解”或“接收”什么,而是选择完全放开自己的心灵屏障,将他思考一个关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哲学难题的**整个过程**,包括其中的困惑、纠结、灵光一闪以及最终的暂时性结论,毫无保留地、实时地向“观测者”展示。
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思维裸奔”。
就在他将整个思考流程展示完毕的瞬间,共鸣室内所有的监测仪器指针猛地跳到极限!伊莱亚斯身体剧烈颤抖,脸上露出极度震惊和痛苦交织的表情!
他并没有接收到具体的知识或模型,而是体验到了一种……“视角的切换”!
在那一刹那,他仿佛不再是伊莱亚斯,而是短暂地、极其有限地“借用”了“观测者”那庞大意识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感官”!他“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构成他所思考的那个哲学问题的**底层规则结构**!他看到了“自由”与“决定”这两个概念在宇宙基本法则中的纠缠与对立,看到了意识活动在物理层面的微观表现,看到了无数可能性分支的诞生与湮灭……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直接洞见规则本源的体验!
连接结束后,伊莱亚斯瘫倒在地,七窍渗出细微的血丝,精神极度萎靡,但眼中却燃烧着狂喜与恐惧交织的火焰。他挣扎着记录下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关于规则结构的“感觉”,这些感觉本身无法直接转化为技术,但却为研究“观测者”的认知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样本。
“它……它不在乎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伊莱亚斯虚弱地对李默说,“它在乎的是……我们**如何**思考。它像在观察一种……复杂的、会自我组织的规则现象。”
伊莱亚斯的成功(如果这能算是成功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参与者。他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更加大胆地向“观测者”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甚至梦境。
然而,随着连接尝试的深入和频繁,意想不到的代价开始显现。
首先是个体层面的异变。一些深度参与者开始出现与现实感官剥离的症状。他们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能量流动,能“听”到物质衰变的“声音”,但与此同时,他们对正常的光线、声音刺激却变得迟钝。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开始变得抽象、非线性,难以与普通人交流。仿佛他们的意识,有一部分已经永久地留在了那个规则的层面,无法完全回归现实的躯壳。
更严重的是,这些深度连接似乎开始对现实世界产生细微但确实存在的“污染”或者说“同化”效应。
在“共鸣室”所在的研究中心周围,物理规则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迹象。重力会偶尔发生极其微小的、无法解释的波动;一些电子设备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基于复杂数学规律(而非随机)的故障;甚至有一次,一片落叶在飘落过程中,其轨迹完美地复现了某位参与者不久前向“观测者”展示的一个分形几何图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