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号”传回的“方舟坟场”影像与数据,如同在“新黎明”星系投下了一颗精神核弹。那由无数文明残骸构成的、冰冷死寂的宇宙墓园景象,透过“新生网络”有限度地公开后,瞬间击碎了大部分幸存者心中仅存的、关于宇宙可能存在温情的幻想。
恐惧、绝望、愤怒、茫然……各种负面情绪如同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他们以为自己找到了避风港,却没想到只是从一个险境,逃到了另一个更宏大、更绝望的屠宰场边缘。
李默提议召开的“全民议会”,在一种悲壮而压抑的氛围中举行。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投票,而是在文明存亡的十字路口,进行的一次灵魂拷问与道路选择。
议会上,李默没有隐瞒任何信息。他展示了“归乡号”的所有发现,分享了自己对“观测者”与“收割者”可能同属一个冷酷筛选机制的骇人推测,并坦诚了与那个多文明幸存者据点建立的脆弱联系。
“……我们面前有两条路。”李默的声音通过网络,传递到每一个苏醒的幸存者耳中,平静却重若千钧,“第一条,彻底转向内向发展。将‘隐匿’作为最高准则,停止一切对外探索,甚至考虑启动‘文明静默’协议,彻底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祈祷永远不会被‘收割者’的扫帚注意到。我们可以活下去,或许能活很久,但我们将永远活在未知的恐惧之下,我们的文明将变成一座精致的坟墓。”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屏幕,与无数双充满复杂情绪的眼睛对视。
“第二条路,”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承认我们并非孤独的受害者。在这片黑暗的森林里,还有同样在挣扎求生的火种。主动与‘归乡号’发现的幸存者,乃至其他可能存在的、不愿屈从于这套筛选机制的文明接触、联合。我们去了解敌人,我们去寻找真相,我们去积蓄力量。这条路充满危险,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但我们或许能……为我们的文明,也为后来者,争得一个不再是作为被观察、被评判、随时可能被清理的‘样本’,而是作为平等的、有尊严的宇宙公民的未来!”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笼罩了整个“新黎明”星系。
无论是“曙光城”的居民,小行星带的矿工,还是“希望号”上的船员,都在消化这沉重到令人窒息的选择。
许久,第一个声音在网络上响起,来自一位在行星改造中失去双腿的老工程师:“我活了快一百年了,从地球到在这里……我受够了逃跑和躲藏!我宁愿站着死,也不想再跪着活了!我选第二条路!”
“可是我们拿什么去对抗?连那么多比我们先进的文明都变成了残骸!”有人绝望地反驳。
“正因为它们失败了,我们才更要联合!独自面对只有死路一条!”一位年轻的“火种”研究者激动地回应。
“那我们的孩子呢?他们要跟着我们一起冒险吗?”一位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
“如果我们选择躲藏,他们将来面对的,将是一个永远没有希望、没有星辰大海的囚笼!”另一位父亲沉痛地说。
争论在网络和各个聚居点激烈地进行着。恐惧与勇气,保守与激进,对生存的渴望与对尊严的追求,激烈地碰撞着。
最终,当虚拟投票通道关闭时,结果清晰地显示出来。
超过百分之六十八的幸存者,选择了第二条路——**联合、探索、抗争**!
尽管恐惧依旧存在,但人类文明骨子里那份不屈与探索的精神,在绝境中再次被点燃。他们宁愿在追寻真相和尊严的道路上燃烧殆尽,也不愿在无声的恐惧中慢性死亡。
决议通过!
“新黎明”文明(他们开始如此自称)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李默立刻向“归乡号”发出了新的指令: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与那个代号“避难所”的多文明幸存者据点,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同时,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更多关于“收割者”及其背后机制的情报。
“归乡号”接到指令后,雷钧舰长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他命令“归乡号”继续保持安全距离,然后向“避难所”发送了更详细的信息,包括他们来自一个被称为“摇篮”的星球,遭遇了“肃正协议”,以及他们对“观测者-收割者”体系的推测。这是一次坦诚,也是一次试探,将部分底牌暴露给对方,以换取信任。
“避难所”的回应依旧谨慎,但明显积极了许多。
【……来自‘摇篮’的流亡者……你们的遭遇印证了我们的部分猜测……‘肃正’亦是‘清理程序’之一,针对初生文明的‘修剪’……】
【……‘观测者’记录,‘收割者’清除,此乃‘永恒轮回’之机制……吾等称之为‘纪元筛选’……】
【……欲知更多,需面对面……然,‘避难所’规则脆弱,无法承受大型舰船靠近……可派遣小型穿梭机,限乘三人,需经过规则净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