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娥听完,看着儿子的眼神充满了慈爱和骄傲,眼圈又有些红了:“好!好!我儿懂事了!知道顾家了!娘这心里……高兴!高兴!”她撩起衣角擦了擦眼角。
“爹,娘,这钱你们收好。”孟礼欢开口道,“该买粮买粮,该添置东西添置东西。以后,我天天跟爹出海,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哎!哎!”老两口连连点头,看着儿子的目光充满了希望。
孟礼欢又拿起那两块布料,递给母亲和妻子:“娘,晶晶,这是给你们扯的布,做件新衣裳穿。”
王秀娥接过布料,摸着那光滑的的确良面料,喜欢得不得了,嘴上却嗔怪道:“哎呀,花这钱干啥?我这老婆子了,穿啥新衣裳,瞎花钱!”
韩晶晶也接过布料,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那是一块淡粉色的确良,上面有细碎的小白花,正是她这个年纪的姑娘媳妇们最喜欢的样式。她已经很久没穿过新衣服了。心里涌起一丝暖意和酸涩,她低低地说了声:“谢谢。”
声音很小,但孟礼欢听到了,他心里一荡,笑道:“谢啥,应该的。”
他又拿起那包水果糖,剥开一颗,塞进眼巴巴看着的丫蛋儿嘴里。小丫头尝到甜味,立刻眯起了眼睛,笑得像朵小花,含糊不清地喊着:“爹!甜!糖糖甜!”
“甜就慢慢吃,还有呢。”孟礼欢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这种天伦之乐,上辈子他失去得太久太久,如今失而复得,让他格外珍惜。
“好了好了,赶紧做饭!”孟繁林发话道,声音里都透着喜气,“今天咱家也开开荤!秀娥,把那肉切一大块,炖上!再蒸锅白面馍馍!好好庆祝庆祝!”
“哎!我这就去!”王秀娥响亮地应着,脚步轻快地去了灶房。
韩晶晶也默默起身,跟着婆婆去帮忙。
很快,灶房里就传来了切肉声、炒菜声、以及婆媳俩难得的、轻声的交谈声。浓郁的肉香味从烟囱里飘出来,弥漫在整个小院上空,引得邻居家的狗都汪汪直叫。
这久违的、带着油腥和喜悦的烟火气,让孟繁林和孟礼欢父子俩相视一笑,心里都充满了踏实感。
晚饭极其丰盛。一大盆油光锃亮的红烧肉,一盆鲜美的黄花鱼豆腐汤,一碟炒鸡蛋,还有一筐刚出锅、白白胖胖的白面馍馍。这伙食,过年也不过如此了。
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得满嘴流油,其乐融融。孟繁林甚至破例允许孟礼欢陪他喝了两盅散装白酒。老爷子喝得满面红光,话也多了起来,不住地夸儿子有出息了。
王秀娥不停地给儿子和孙女夹肉,自己却舍不得多吃,看着家人吃得香,她就高兴。
韩晶晶也默默吃着饭,偶尔抬头看一眼和公婆谈笑风生的丈夫,看着他细心地把鱼刺挑出来,把鱼肉夹到丫蛋儿碗里,眼神柔和了许多。
丫蛋儿更是吃得小肚子溜圆,满手是油,笑得咯咯的。
这一刻,孟礼欢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这就是他上辈子梦寐以求却最终失去的家庭温暖吗?简单,粗糙,却真实得让人想落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这一切,让这烟火气永远延续下去。
吃完饭,韩晶晶和王秀娥收拾碗筷。孟礼欢陪着父亲又说了会儿话,主要是孟繁林在兴奋地规划着这笔钱的用途,要修修船,要添置新网,还要给家里买点啥。
直到夜深人静,丫蛋儿早已睡着,王秀娥也收拾完灶房,老两口回了东屋歇息。
西屋里,再次只剩下孟礼欢和韩晶晶两人。
气氛似乎又变得有些微妙和尴尬。白天发生的种种,尤其是清晨那场混乱又激烈的亲密,以及随后带来的巨大收获和变化,让两人都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彼此。
煤油灯再次被吹灭。两人依旧并排躺在炕上,中间隔着一点距离。
黑暗中,只能听到彼此清晰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韩晶晶翻了个身,背对着他,似乎准备睡了。
孟礼欢却睡不着。一天的兴奋和疲惫过后,更深的思绪涌上心头。他知道,仅仅一次爆网,并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家里的底子太薄了,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且,他“未卜先知”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次都靠运气。
他需要真正的、可持续的谋生手段。赶山?打猎?还是继续出海?都需要从长计议。
“晶晶。”他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韩晶晶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没有回应,但孟礼欢知道她没睡。
“今天……早上,对不起。”他低声道歉,指的是那场尴尬的“早泄”和之前的粗暴,“我……我就是太着急了。”
韩晶晶依旧没说话,但呼吸似乎紊乱了一些。
孟礼欢继续说着,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她倾诉:“我知道,我以前不是个东西,混账,对不起你,对不起爹娘,对不起丫蛋儿。你们恨我,怨我,都是应该的。”
“但我说的是真的。我以后真的改了。不耍钱了,不喝酒闹事了,好好跟爹出海,挣钱养家。让你和丫蛋儿,还有爹娘,都过上好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