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无声的考察
这是一个看似与往常无异的繁忙午市后。知味馆新店内,最后一桌客人刚刚心满意足地结账离开,服务员们开始收拾餐具,后厨则在进行紧张的备货与清洁,为晚市做准备。阳光透过大幅落地窗,洒在简约而富有质感的原木桌椅上,一切井然有序,透着一种大战间歇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在三名不速之客推门而入的瞬间被打破。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约莫五十岁、戴着金丝眼镜、神情严肃刻板的白人女性,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套装,手里拿着一个皮质笔记本,目光如同精确的扫描仪,瞬间将店内环境尽收眼底。
她身后跟着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亚裔中年男子,但他的眼睛却眯成一条缝,闪烁着精明的光。
最后一位则是个身形高瘦、留着络腮胡、艺术家气质的年轻白人,他背着一个大号帆布包,手里把玩着一个小巧的相机。
他们没有预约,没有寒暄,直接走向前台。为首的白人女性用带着口音但流利的中文开口,声音平稳却不容置疑:“我们是Gourmet Pioneer评审团,进行非通知性实地考察。请配合。”
王阿姨正在前台核对账目,闻言手一抖,账本差点掉在地上。她强行镇定下来,按照夏沫事先反复演练的流程,脸上挤出职业化的微笑:“欢迎各位评审老师,请问需要……”
“不需要特别安排。”金丝眼镜女士——后来知道她叫伊莎贝拉,是评审团首席——直接打断,“我们观察正常运营。请给我们一个不打扰其他客人的位置,并按照正常流程点单即可。”
她的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消息像电流一样瞬间传遍整个餐厅。后厨里,林晓眼神一凛,对苏杭和李小明等人低声道:“来了。按训练时的来,平常心。”
苏杭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将刚揉到一半的面团用湿布盖好,活动了一下手腕,走向他专属的白案区。李小明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厨刀。
评审们被安排在靠近厨房传菜口、视野极佳的位置。伊莎贝拉坐下后,立刻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环境、服务员的动线、甚至客用洗手间的清洁度。
那位笑容可掬的亚裔男子——田中先生,则开始与试图上来介绍菜品的服务员攀谈,问题刁钻而细致,从食材产地到烹饪理念,试图找出任何逻辑或表述上的漏洞。
而那位艺术家气质的年轻人——马克,则举起了相机,不是对着菜品,而是对着员工工作的瞬间、顾客的表情、甚至角落里的一盆绿植,捕捉着一切他认为能反映餐厅“真实气质”的细节。
压力无形,却重若千钧。
前厅,王阿姨和服务员们努力维持着镇定,但每一个动作都在对方冰冷的审视下显得有些僵硬。后厨,虽然林晓早已通过模拟训练让团队适应了高压环境,但真正被三位风格各异、目光如炬的专业人士全程盯着,那种心理压迫感还是截然不同。
订单进来了。评审们点的菜很具代表性:一道考验基本功的 【神级蛋炒饭】 ,一道体现创新与汤功的 【开水白菜(惊蛰版)】 ,一道展现火候与风味的 【青龙出海】(韭黄爆炒鸭肠) ,以及苏杭应对评审标准新开发的、造型简约却内蕴乾坤的 【墨色山水酥】 。
林晓站在灶台前,屏蔽了所有杂念。热锅、滑油、翻炒……动作如同经过千万次锤炼的机械,精准而高效。蛋炒饭的每一粒米都在他掌控下跳跃,散发出诱人的焦香。开水白菜的清汤在他手中清澈见底,味道却醇厚如渊。
苏杭那边,【墨色山水酥】的制作更是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他放弃了复杂的造型,转而追求酥皮极致的黑(用可食用竹炭粉)、白(原色酥皮)对比与层次感,内馅是精心调制的黑白芝麻与山核桃蓉,寓意水墨山水的意蕴。他手腕的动作幅度被控制到最小,全凭手指的微妙力道控制着酥皮的延展与折叠,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专注得可怕。
当菜品被一一端上评审的餐桌时,就连最挑剔的伊莎贝拉,在用银质餐具仔细检查了蛋炒饭的米粒分离度,品尝了开水白菜那看似平淡实则震撼的汤汁后,眼中也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田中先生对【青龙出海】那霸道而精准的镬气赞不绝口。马克则对着【墨色山水酥】那充满现代极简美学又饱含东方禅意的造型,连连按动快门。
考察似乎进行得异常顺利,团队顶住了压力,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水准。然而,就在品鉴接近尾声,气氛稍有缓和之际,“意外”发生了。
艺术家马克在起身准备拍摄后厨全景时,“不小心”碰翻了旁边服务台上一个摆放整齐的调料架!几个玻璃瓶应声摔碎,各种粉末和液体溅了一地,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服务员都愣住了。王阿姨脸色一白,几乎要惊叫出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舌尖上的王座:我的餐厅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舌尖上的王座:我的餐厅能升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