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梧桐叶片开始泛黄,在清爽的凉风中偶尔旋落几片。乔琳的生活依旧如同精密运转的仪器,在实验室、课堂与宿舍之间划出清晰的轨迹。新研究方向的理论框架在经过那次关键的思路转变后,构建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虽然依旧充满挑战,但前路已不再是一片混沌。
与材料学院的合作论文在经过数轮修改后,终于投递了出去。李老师在电话里语气轻松了不少,笑着对乔琳说:“咱们这算是又攻克了一个小堡垒,后面就等审稿人的‘锤炼’了。” 乔琳握着电话,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对她而言,论文投出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目光早已投向更远方。
这天周末,她难得没有去实验室,留在租住的小屋里整理近期的笔记和文献。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屋内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突然,放在桌角的手机响了起来,铃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乔琳瞥了一眼屏幕,跳动的名字让她翻动书页的手指微微一顿——是“妈妈”,王亚珍。
自从上次那通关于饺子的、不欢而散的电话后,母亲已经很久没有直接联系过她了。平日里,最多是通过许妍偶尔传递一些无关痛痒的问候。
她看着那持续闪烁的名字,没有立刻去接。体内《青木养身功》自行流转,将那一瞬间泛起的、复杂难言的微澜悄然抚平。电话铃声固执地响着,仿佛带着某种不肯放弃的执着。
在铃声即将断掉的最后一刻,乔琳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没有先开口。
“喂……琳琳?”电话那端传来王亚珍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还有掩饰不住的、属于中年妇女的疲惫,“在忙吗?”
“不忙。有事吗?”乔琳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没……没什么大事。”王亚珍似乎松了口气,又有些不知从何说起,“就是……天气转凉了,你那边……衣服够不够穿?要不要我给你寄点厚衣服过去?”
老套的、缺乏新意的关心,却也是这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母亲,所能想到的最直接的示好方式。
“不用,我这里都有。”乔琳回答,语气依旧疏淡,“学校这边什么都能买到。”
“哦……那,那就好。”王亚珍顿了顿,话筒里传来细微的布料摩擦声,她似乎换了个姿势,声音压低了些,“你妹妹前几天打电话回来,说……说她的那个什么视频,得奖了?还说……多亏了你帮忙?”
原来症结在这里。许妍的喜悦显然传递回了家里,而这份喜悦中,夹杂了对乔琳的感激。这让一直处于某种“冷战”状态下的父母,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顺势下坡的契机。
“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给了点建议。”乔琳没有居功,也没有否认,只是陈述事实。
“那……那也是你指导得好。”王亚珍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类似于骄傲的情绪,但很快又收敛起来,转而问道,“你……你最近怎么样?学习……还顺利吗?钱够不够用?”
一连串的问题,带着久违的、却依旧显得有些笨拙的关切。
“都很好。”乔琳的回答简洁至极,堵住了所有后续追问的可能。
电话那端沉默了下来,只能听到略显沉重的呼吸声。一种无形的隔阂与尴尬,通过电波弥漫开来。
“妈,”乔琳主动打破了沉默,声音依旧平稳,“如果没别的事,我先挂了,还有点笔记要整理。”
“……好,好,那你忙,你忙。”王亚珍连忙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又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记得……照顾好自己。”
“嗯。”
挂了电话,乔琳将手机放回桌面,目光重新落回摊开的笔记本上。阳光依旧明亮,屋内的寂静也恢复了原状,仿佛刚才那通电话从未发生过。
她心中并无太大触动。父母的示好,在她看来,更多是源于许妍带来的“喜讯”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对她如今“价值”的某种重新评估。这种基于外在成就的、有条件的关系修复,并不能真正触动她内心深处那根早已冻结的心弦。
但她也没有感到厌烦。就像对待许妍一样,她选择了一种冷静的、有距离的回应方式。不拒绝,不靠近,不期待,不受伤。
青莲本源在她体内静静流淌,滋养着她的身心,让她能够以一种近乎超然的平静,来处理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间牵绊。它无法让她变得铁石心肠,却赋予了她清晰划定边界、保护自身能量场不被过度消耗的能力。
她重新拿起笔,专注于眼前的公式推导。窗外的秋风吹过,带来远处隐约的桂花香气,清甜而悠远。
秋音已至,或关切,或试探,皆如风过水面,可感其痕,不扰其深。她的世界,核心依旧稳固,那便是眼前这片由知识与逻辑构筑的、纯粹而广袤的天地。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综影视:青莲渡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