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你负责联络区块链时间戳服务中心,获取我们数据存证的官方证明。”
“我去准备项目灵感来源和与已知技术的对比分析,证明我们没有侵犯任何现有专利。”
步高峰的镇定和条理清晰的安排,让团队重新找到了主心骨。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步高峰特别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项目中几个关键突破,确实得益于他对“气”能量的独特理解,但这些内容绝不能对外透露。
他仔细审查了所有文档,确保没有任何可能引人怀疑的表述。对于那些特别精妙的能量转换设计,他准备了多个基于常规物理学的解释版本,虽然不如真实原理简洁优美,但在学术上完全站得住脚。
“在保护秘密和证明清白之间找到平衡,这比单纯应对指控更加考验人。”步高峰心中感慨。他必须确保自己的解释既足够专业以通过专家审查,又不会暴露自己的特殊能力。
中午时分,团队成员简单吃了点东西,继续工作。步高峰利用这个间隙,独自来到实验室外的阳台,深吸一口气,尝试感知周围的信息流动。
进入“空我期”后,他对环境的感知越发敏锐。此刻,他能感觉到校园中不同方向传来的各种“气息”——学生们匆忙的脚步声、远处悬浮车驶过的震动、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情绪。
“有人在观察我们。”步高峰敏锐地察觉到几个不同寻常的气息波动。这些人并非偶然经过,而是有意识地在实验室周围徘徊。
他没有打草惊蛇,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特征。如果猜得不错,这些人应该是举报者派来打探情况的。
下午两点,所有材料准备就绪。步高峰带领团队前往教务处指定的会议室,接受调查组的问询。
调查组由三位教授组成:教务处副主任王教授、物理学院德高望重的刘院士,以及能源学院的严教授——作为相关领域专家被特邀参与评估。
步高峰注意到,严教授在场对他们来说是个利好。严教授了解项目的价值,也清楚团队成员的能力,应该会持相对公正的态度。
“请坐。”王教授神情严肃,“学校收到实名举报,指控‘新风能’项目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按照程序,我们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审查。希望你们配合。”
步高峰点头:“我们理解并完全配合学校的调查。同时,我们坚信项目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并准备了充分的证据。”
楚风将整理好的资料分发给三位教授。厚厚的文件夹中,包含了项目从立项到现在的全部记录:实验日志、原始数据、理论推导、灵感来源说明,以及区块链存证文件。
王教授仔细翻阅着资料,不时提出问题。刘院士则更关注理论部分,不时在纸上记录着什么。严教授则相对轻松,偶尔补充一些专业背景信息。
问询持续了两个小时。步高峰和团队成员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了清晰、一致的答复。对于那些特别专业的质疑,步高峰更是展现出了超出常规的物理学洞察力,让刘院士都不禁频频点头。
“我注意到,项目中几个能量转换效率的峰值,与理论预测吻合得几乎完美。”王教授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在实验物理学中是非常罕见的。举报信正是以此为主要依据,怀疑你们篡改了数据。”
步高峰早有准备,他示意苏晓上前解释。
苏晓打开投影,展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图表:“教授,这些完美吻合的数据点,实际上是我们从数百次实验中筛选出的最优结果。我们有全部实验记录,包括那些效果不佳的尝试。”
她切换幻灯片,展示了完整的实验日志:“您可以看到,在获得这些理想数据前,我们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失败期。这些失败的数据同样被完整记录,它们恰恰证明了我们研究的真实性。”
楚风补充道:“而且,我们的理论模型是经过多次修正才最终成型的。初期版本与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这些偏差和修正过程都在我们的研究笔记中有详细记录。”
刘院士仔细查看着这些记录,不时点头。作为经验丰富的研究者,他清楚伪造的数据往往过于完美,而真实的研究总是伴随着试错和修正。
步高峰此时开口:“各位教授,我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原创性和独立性。”
他打开个人终端,调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与楚风同学在项目启动前的邮件交流记录,时间戳显示我们在一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项目的核心思路。而举报信中提及的那个星际能源专利,申请日期是在我们项目启动之后。”
这是步高峰事先准备的关键证据之一。他通过系统推演得知可能会有抄袭指控,因此特意找出了这些早期交流记录。
王教授仔细核对了时间戳,确认无误后,与另外两位教授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气御寰宇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气御寰宇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