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苏心里一紧 —— 麻三没跟他说过这事!他脑子飞速转动,想起王二包袱里有块绣着 “寿” 字的帕子,帕角绣着个 “春” 字,想必是某个春字辈的小太监送的。“是…… 是春桃小公公。” 他故意顿了顿,像是在回忆,“那日老朽送菜到东偏院,脚下打滑,是春桃小公公扶了老朽一把,还给了老朽块帕子。”
刘公公的目光在他脸上扫了扫,没再追问。他挥了挥手:“搜身。”
护院上前,粗糙的手在墨苏身上摸索。先是肩膀,再是腰腹 —— 墨苏的心跳得如擂鼓,却强迫自己保持平静。护院的手摸到他腰间的烟锅,停下了动作:“这是什么?”
“是老朽的旱烟锅子。” 墨苏立刻赔笑道,“铜的,用了半辈子,离不得。每日送完菜,老朽都得抽两口解乏。”
护院将烟锅掏出来,放在桌上。烟锅油光锃亮,确实像是用了多年的旧物。他捏了捏烟锅,又闻了闻烟丝,没发现异常,便扔回给墨苏:“进去吧,别乱逛,送完菜赶紧走。”
墨苏松了口气,推着车走进侧门。门后是一条狭长的甬道,甬道两侧站着不少护院,个个目不斜视。他不敢抬头,只盯着地面的青石板,慢慢往前走。甬道尽头是个月洞门,门旁站着两个护院,手里握着长枪,目光警惕地扫过每个进出的人。
“站住!” 一个护院喝道,“菜送哪儿去?”
“后厨。” 墨苏低着头,声音依旧沙哑。
护院没再多问,侧身让开。墨苏推着车走进月洞门,才算真正进入工坊的范围。眼前的景象,让他暗自心惊 —— 往日里热闹的工坊,如今静得可怕。编书的书阁被一圈木板围了起来,木板上钉着 “禁地” 的木牌;原本通透的连廊,被隔成了曲折的甬道,每个转角都站着个暗哨,手里的弓箭搭着弦,随时准备射出。
后厨在工坊的最南端,是个独立的小院。墨苏推着车进去时,几个厨子正围着灶台忙碌,见他进来,只是抬了抬头,没多说话。显然,三爷党的戒严,让所有人都变得小心翼翼。
“王二,今日怎么来晚了?” 一个胖厨子随口问道,手里的锅铲还在翻炒着菜。
墨苏心里一慌,忙道:“路上遇到个熟人,多说了两句话,耽误了点时辰。” 他一边说,一边将白菜、萝卜卸下来,眼睛却在偷偷观察 —— 月洞门的两个护院,每半个时辰换一班,交接时,两人会同时转身去拿交接牌,这期间有五息的视线盲区。
这是唯一的机会。墨苏心里盘算着,他必须在午时送午膳时,混进书阁。他将最后一筐鸡蛋放在地上,故意将一枚鸡蛋滚到地上,蛋壳碎了,蛋液流了一地。“哎哟,老朽这手笨的!” 他惊呼一声,俯身去擦。
擦地的动作,让他正好能看到书阁的方向。书阁的屋顶是歇山顶,覆盖着青色的琉璃瓦;屋檐下挂着风铃,却没了往日的声响 —— 显然是被人摘了,怕风吹铃响掩盖了异常动静。书阁的门窗都关着,只能看到里面人影晃动,想必是编修们在里面赶工。
“别擦了,赶紧走吧!” 胖厨子不耐烦地挥挥手,“现在府里管得严,别在这儿磨蹭。”
墨苏应了一声,推着空车往外走。路过月洞门时,他又仔细看了看暗哨的位置 —— 甬道的每个转角,暗哨都藏在柱子后面,只露出一双眼睛;书架被重新排列过,横七竖八的,像是故意摆成了迷宫,要想进去,必须记住每一个转弯的方向。
他没立刻离开侧门,而是推着车在附近的柴房旁磨蹭。柴房里堆着不少柴火,正好能遮住他的身影。他从怀里掏出块薄如蝉翼的密写信纸,又摸出一根细如牛毛的炭笔 —— 这是他藏在发髻里的,用竹管裹着,头发盖住,根本看不出来。他快速在纸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标记出月洞门、暗哨位置、书阁方向,然后将信纸折成小方块,塞进空心的菜车车轴里。
午时很快就到了。墨苏推着装满食盒的车,再次来到月洞门。这次,他要送午膳到书阁。护院检查了食盒,确认里面都是饭菜,才放行。墨苏推着车,慢慢走进甬道。
甬道里静得可怕,只有车轮的吱呀声和他的脚步声。他按照白日记下的暗哨位置,故意绕开柱子,每走一步都算着距离。第一个转角,暗哨在左柱后;第二个转角,暗哨在右柱后;第三个转角,暗哨在柱子顶端…… 他一一记在心里,同时观察书架的排列 —— 这些书架,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活动的,活动的书架上都刻着个 “巽” 字,想必是迷宫的 “活门”。
书阁的门是朱红色的,上面钉着铜钉。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文士守在门口,见墨苏进来,皱着眉道:“放下食盒,赶紧走。”
墨苏点点头,弯腰放下食盒。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 三爷府的首席幕僚周先生,正从里面走出来。周先生穿着深蓝色的长衫,腰间挂着个铜钥匙串,钥匙串上挂着一把黄铜钥匙,钥匙齿痕很深,想必就是开名录铜匣的钥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墨苏传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