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麒的涡旋如同一只小心翼翼的浮游生物,在这片宏伟而残破的规则网络遗迹中缓缓穿行。周遭是无数断裂、枯萎或依旧顽强闪烁的规则丝线,它们交织成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立体迷网,沉寂中透露出令人心悸的古老与精密。
他并未急于去触碰那些看似核心或能量反应强烈的节点,而是从最外围、结构相对简单、规则波动也最平缓的丝线开始入手。他的意识如同最细腻的触须,轻轻贴合在一条黯淡的、呈现土黄色泽的规则丝线上。
“动态平衡”核心全速运转,星舰数据库中对“织网者”光点的解析数据被调取出来作为参考比对。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碎片,而是主动地、尝试去理解这条丝线内部蕴含的规则编码与结构逻辑。
这是一种极其耗费心神的工程。每一根规则丝线,都并非简单的能量导管,而是一个微缩的、高度复杂的规则集合体。它内部蕴含着关于“连接”的法则,关于如何稳定穿越混沌扰动的技术,甚至可能还封装了目标基底的某些基础规则特征,以确保连接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起初,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土黄色丝线内部的规则结构如同天书,繁复、晦涩,且带着一种与星舰数据库和“织网者”传承迥异的构建风格。它更加古老,更加贴近混沌本身的某种“粗糙”而“直接”的法则运用,少了几分后世技术的圆融与优化,却多了一种原始而强大的韧性。
陈麒耐着性子,以自身涡旋的“和谐状态”为桥梁,将感知深度沉浸进去。他不再试图强行解读整体,而是像拆解一团乱麻,先从最细微的规则符文、最基础的能量流转路径开始分析。
时间在深度解析中悄然流逝。混沌不计年,他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永恒。
终于,在对数十条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规则丝线进行了反复的比对、剖析和验证后,他捕捉到了一丝共性,一种属于这位古老先驱者的“规则语法”!
如同破解了第一个密码字符,接下来的工作虽然依旧庞杂,但方向已然明确。他开始能够理解这些丝线是如何利用混沌能量流来维持自身结构稳定,如何通过特定的规则谐振来锁定遥远的坐标,又如何像避震器一样,缓冲来自不同基底规则的冲击与排斥。
“原来如此……利用混沌本身的‘湍流’作为屏障,而非强行对抗……妙啊!”陈麒的意识中闪过明悟的火花。这位先驱者的思路,与“织网者”那种试图建立绝对稳定“通道”的理念有所不同,它更倾向于“随波逐流”的适应性连接,虽然可能不够稳定,但消耗更小,适应性更广,尤其是在探索未知区域时,这种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
他将这些领悟迅速整合进自己的“动态导航”模块。原本基于星舰数据库和“织网者”碎片构建的模型,开始融入这种更加古老而富有弹性的“织网”技术。导航模块的推演能力肉眼可见地提升,对混沌环境中规则扰动的预测与规避能力大大增强,甚至开始能够模拟出几种简易的、临时性的“规则丝线”结构,用于短距离的探测或锚定。
这一发现让他精神大振。他开始将目标转向那些结构更复杂、蕴含着更多信息的节点,尤其是那些还残留着微弱活性的“接口”。
他找到了一个位于几条主要丝线交汇处的节点。这个节点由数种不同颜色的规则丝线缠绕而成,形成一个多面体结构,中心处有一个微小的、如同眼睛般的晶体状物,虽然光芒极其黯淡,但依旧能感受到其内部缓慢流转的规则之力。
陈麒调整涡旋状态,将自身意识与这个节点小心翼翼地连接。
比之前触碰单一丝线庞杂十倍的信息流汹涌而来!其中不仅包含了指向多个不同基底的坐标信标、对这些基底基础规则环境的简要描述(如“高魔活性”、“物理法则稳固”、“精神能量主导”等标签),还残留着这个节点最后一次主动通讯时记录的片段:
【……坐标‘青冥天’反馈异常……规则层面检测到大规模‘认知污染’迹象……建议提升连接安全等级至‘隔离’……】
【……备用能源池充能效率下降至基准值37%……申请调度‘涡旋之心’能量……无响应……】
【……日志更新:纪元第三百七十二循环,‘寂灭之潮’波动幅度加剧,影响范围已波及第七星区……】
这些信息碎片,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串联起一个曾经活跃、严谨、且面临越来越严峻挑战的庞大观测网络。陈麒仿佛能看到,在无数岁月之前,这个网络如同神经中枢般监控着广袤的混沌与万千基底,记录着它们的生灭与变迁,直到某个不可抗力的出现,导致其逐渐沉寂。
“寂灭之潮……归墟扰动……”陈麒捕捉到这些关键词,与之前的信息碎片相互印证。这个古老网络衰败的主要原因,似乎与名为“归墟”的恐怖存在,以及其引发的“寂灭之潮”脱不开干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绝世霸主之校园霸主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绝世霸主之校园霸主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