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结束时,特派员C看向张彬的眼神里,少了几分最初的审视,多了些难以言喻的深沉。特派员D则罕见地对他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话,但那是一种同行之间的认可。
送走两位特派员后,钱所长拍了拍张彬的肩膀,没有多言,只是眼神复杂,包含了惊讶、欣慰,以及一丝更深沉的考量。而全程在场作陪、几乎没怎么插上话的郑工,看向张彬的目光已然彻底转变,那是一种对真正学识和洞察力的敬佩,再无半分因年龄而产生的轻视。
实验室重新恢复安静,但张彬的心绪并未平复。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发现桌面不起眼的角落,多了一张对折的便签纸。他打开一看,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笔迹刚劲:
“假设存在一个带宽受限、存在噪声的连续信道,其最大无错误传输信息的理论极限如何确定?又该如何在实践中逼近此极限?”
这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深刻而开放,直接关联到他刚才在谈话中隐约触及的信息传输效率核心。这绝非一次常规工作检查后会留下的东西。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提示音准时响起。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信息论】
霎时间,关于概率、熵、信道容量、编码定理……一整套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汹涌地涌入他的意识。香农那划时代的论文精髓,在他脑中清晰呈现。
他再次看向那张便签纸上的问题,嘴角微微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之前谈话中一些模糊的思绪,此刻在【信息论】的框架下,瞬间变得清晰无比。这个问题,仿佛是为他刚刚获得的知识量身定做的试金石。
他拿出加密笔记本,在“南天门计划”的通信篇下,郑重记下这个“理论问题”,并在旁边写下几个关键词:熵、信道容量、香农极限、编码增益。
这次意外的来访,与其说是考察,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播种”。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进入了某个更高层面的视野,而随之而来的,或许是更大的机遇,也可能是更严峻的考验。
喜欢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