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戒备森严的工地上,劳工们在搬运石料时,口中会不自觉地哼出“风筝飞上天,烧了鬼子飞机舷”的调子。
那歌声不高,断断续续,却像虫子一样钻进每一个监工的耳朵里。
一名叫渡边的日军士兵,在听了几天工地上的“靡靡之音”后,整夜整夜地失眠。
他在日记本上用颤抖的笔迹写道:
“我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他们说幽灵部队来去无踪,就像真正的鬼魂。白天,我看到那些支那劳工的眼神,他们看我们的目光里没有恐惧,只有嘲弄和怜悯。夜里,我总能听到远处传来奇怪的歌声,像是在为我们送葬。我们到底在和什么作战?是人,还是这片土地的怨灵?也许……他们真的无处不在。”
宫本良介最后一次从这片机场升空前,正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中国孩童在机场的铁丝网外追逐嬉闹。
他们的笑声清脆,口中唱着的,正是那段让他刻骨铭心的快板。
“……麦田藏杀机,佐佐木死在黄泉边!”
他久久地伫立在自己的战机旁,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了,这场战争,他们从一开始就输了。
他们可以摧毁一支军队,可以占领一座城市,但他们无法战胜这些写在歌谣里,刻在人心中的反抗。
回到营房,宫本良介在他的飞行日志末尾,郑重地写下了最后一段话:
“支那之敌,非兵也,乃土;非战也,乃心。吾辈所征,终不可得。”
数日后,一纸调令将他送往了遥远的东南亚前线。
临行前,他亲手烧毁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拍摄的所有航拍侦察资料。
那些曾经被他视为战功的地图和照片,在火焰中化为灰烬,也埋葬了他作为帝国飞行员的骄傲。
一个月后,分区司令部的嘉奖令送到了林锋的手中。
嘉奖令只是寥寥数语,肯定了他们根据地的建设和对敌斗争的成果。
但真正让林锋感兴趣的,是附在嘉奖令后的一份奇特情报。
情报显示,国军驻扎在西边防区的某营营长,竟通过秘密渠道,搞到了一份手抄的“蜂群战术十三讲”——那是林锋之前为了训练队员而总结的战术手册。
这位国军营长如获至宝,不仅自己日夜研读,甚至还在营内悄悄试行其中的部分战术。
林锋看着这份薄薄的报告,嘴角的微笑缓缓扩大,最终变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弧度。
星星之火,已然燎原,甚至烧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
当晚,月色如水,麦浪翻滚。
林锋站在曾经埋葬了佐佐木大队的麦田边,对身后的队员们说:“以前,我们在黑暗中行动,像个幽灵,为的是让敌人看不见我们,找不到我们。”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无比,带着一股撼动人心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时时刻刻都能‘看’见我们,哪怕闭上眼睛,哪怕是在做梦的时候!”
风起处,远处村庄的快板声遥遥传来,穿透夜幕,一下,又一下,如同战鼓擂动,宣告着新一轮攻势的开始。
喜欢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抗战:让你练新兵,你全练成兵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