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认真听着,心里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 这是典型的 “胸痹” 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血瘀滞、心脉不通导致的,用针灸加中药调理,应该能缓解症状。不过他也清楚,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只能继续听。
白大褂少校介绍完情况,坐在长桌旁的两位老中医率先开口:“我们想先去病房看看病人,把脉后才能确定具体方案。”
刘院长点了点头:“可以,小杨,你带他们过去。张院长,你们也一起去看看吧,多个人多份参考。”
张副院长回头对陈墨说:“小墨,你也一起去,学学人家老中医的经验。”
陈墨赶紧起身,跟着他们走出会议室。三楼的楼梯口同样有两名哨兵站岗,白大褂少校上前说明情况后,才带着他们走进一间 VIP 病房。病房里很宽敞,配备了各种先进的监测仪器,一名护士正坐在床边,密切关注着仪器上的数据。
病床上躺着一位老人,头发花白,面色苍白,身上插着输液管,眼睛闭着,呼吸平稳。陈墨看到老人的脸,心里愣了一下 —— 他在报纸上见过这位老人,前几年授衔时是中将军衔,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
两位老中医上前,轮流给老人把脉,偶尔问护士几句仪器上的数据,低声讨论着什么。陈墨站在旁边,等两位老中医看完,才在张副院长的示意下,上前给老人把脉 —— 脉象细弱,气血不足,心脉瘀滞,跟他之前的判断一致。
走出病房时,两位老中医还在激烈地讨论,一个说要用 “丹参饮” 调理,一个说要加 “失笑散”,却没人搭理站在旁边的陈墨。陈墨也不介意,默默记着他们的讨论,心里却在琢磨着更合适的方案 —— 针灸选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再配合 “血府逐瘀汤” 加减,应该能更好地疏通心脉、缓解心绞痛。
回到会议室,众人继续讨论治疗方案。两位老中医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西医专家则建议加大西药剂量,密切观察病情。陈墨坐在张副院长身后,始终没说话,只是低头在心里完善自己的方案。
刘院长看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便说道:“时间不早了,先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再继续。”
众人起身往食堂走,陈墨犹豫了半天,还是快步追上张副院长,小声说:“张院长,我想试试给病人治疗。”
张副院长停下脚步,惊讶地看着他:“小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不是普通病人,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责任!”
陈墨直视着张副院长的眼睛,语气坚定:“张院长,我知道病人身份特殊,但我有把握。我想用针灸配合中药调理,最起码能稳定病人的病情,缓解心绞痛的症状。之前我在医院治过类似的病人,效果都很好,您可以相信我。”
张副院长皱着眉头,沉默了几秒 —— 他知道陈墨的医术,上次热电厂事故中,陈墨用针灸救了不少人,确实有两把刷子。可这次的病人身份太特殊,一旦出了差错,不仅陈墨要倒霉,整个协和医院都要受牵连。
“你再考虑考虑,这不是小事。” 张副院长的语气软了下来,“吃完饭再说,别冲动。”
陈墨点了点头,心里却没动摇 —— 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本分,不管病人身份如何,只要有机会,他就不能放弃。
食堂的饭菜很简单,两荤两素一汤,却做得很精致。陈墨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几口,就坐在座位上等着。张副院长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 这孩子,跟年轻时的自己一样,有股不服输的劲,也有医者的仁心。
吃完饭,众人回到会议室。刘院长刚要开口,张副院长忽然站起身,说道:“刘院长,我有个提议。我们医院的陈墨大夫,对中医针灸和调理很有经验,上次热电厂事故中,他用针灸救了不少重伤员,我想让他试试给病人治疗,您看行吗?”
刘院长愣了一下,看向陈墨,眼里带着疑惑:“这位年轻大夫?有把握吗?”
陈墨站起身,语气恭敬却坚定:“刘院长,我有把握。我想用针灸先缓解病人的心绞痛,再配合中药调理,稳定病情。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陈墨,有惊讶,有怀疑,也有期待。两位老中医皱着眉头,显然是不相信这个年轻人能有什么本事;西医专家则抱着看戏的心态,想看看这个年轻的中医能玩出什么花样。
刘院长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好!年轻人有闯劲!我相信你!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要是出了问题,谁都帮不了你。”
“谢谢刘院长!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陈墨激动地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张副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说:“别紧张,好好干,我相信你。”
陈墨点了点头,跟着白大褂少校走进病房。护士已经做好了准备,把病人的上衣解开,露出胸口。陈墨从针包里拿出银针,在酒精灯上消毒后,对准内关、膻中、心俞三个穴位,快速刺入 —— 手法又快又准,每根针都刺入恰到好处的深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