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备年礼,玉佩相赠情意长
腊月廿八的京城,雪停了,阳光透过薄云洒在街道上,给积雪镀上一层金边。街边的商铺挂起红灯笼,小贩们吆喝着“糖瓜儿”“春联”,空气中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处处透着过年的热闹。贺礼骑着自行车,车筐里装着刚买的年货——两斤冰糖、一包花生、三斤猪肉,还有给父母扯的新布料,正往父母家赶。
到了父母家,贺母正在院子里扫雪,看见贺礼,赶紧放下扫帚迎上来:“礼子,你可回来了!我跟你爸昨天就盼着你呢!”贺父也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张红纸,笑着说:“回来得正好,帮我把春联贴上,你妈写了半天,就等你回来贴呢!”
贺礼放下年货,挽起袖子就帮忙。贺母写的春联字体娟秀,上联是“春回大地千山秀”,下联是“福降人间万户欢”,横批是“万事如意”。贺礼搬来梯子,小心地把春联贴在门框上,又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福倒”就是“福到”,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
贴完春联,一家人开始打扫卫生。贺礼负责擦窗户,贺母擦桌子,贺父则负责清理院子里的积雪。“礼子,你今年收古董赚了不少吧?”贺母一边擦桌子,一边问,“我听邻居说,你在京城买了两个院子,还开了公司,真是有出息了。”
贺礼笑着说:“妈,都是运气好,遇到了些好机会。等过了年,我带您和爸去三进院看看,那里修得特别好,还有很多我收的古董,您肯定喜欢。”
贺父喝了口茶,点点头:“好啊!我早就想看看你收的宝贝了,以前你爷爷也喜欢摆弄老物件,要是他还在,肯定跟你有说不完的话。”
打扫完卫生,贺母去厨房忙活,贺礼则陪着父亲聊天,从收古董的趣事聊到建筑公司的进展,从苏晚聊到柳如烟,贺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叮嘱他:“跟女生相处要真诚,不能耍小聪明;做生意要实在,不能赚黑心钱。”贺礼一一记在心里,觉得父亲的话特别有道理。
傍晚时分,贺母做好了晚饭——红烧肉、炒鸡蛋、凉拌黄瓜、西红柿蛋汤,都是贺礼爱吃的。一家三口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其乐融融。贺礼说:“妈,明天我想约苏晚去三进院看古董,顺便给她送点年货,您看行吗?”
贺母笑着说:“当然行!苏晚那姑娘我见过照片,长得漂亮又文静,你可得好好把握。我这就给你装些年货,有我做的年糕、糖蒜,还有给她父母带的茶叶,你明天一起带去。”
第二天一早,贺礼带着母亲准备的年货,骑着自行车往苏晚家方向走。苏晚家住在京城的老胡同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门口挂着红灯笼,透着股年味。贺礼刚到门口,就看见苏晚穿着件红色的羽绒服,正站在院子里贴窗花。
“苏晚学姐!”贺礼笑着打招呼。苏晚回头看见他,眼睛一亮,赶紧跑过来:“贺礼,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贺礼跟着苏晚走进院子,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窗上贴着漂亮的窗花,屋檐下挂着腊肉和香肠,满是过年的气息。“阿姨叔叔在家吗?我给他们带了点年货。”贺礼说。
“在呢!我爸妈正念叨你呢!”苏晚笑着喊,“爸!妈!贺礼来了!”
苏父苏母从屋里出来,苏父穿着件中山装,手里拿着个紫砂壶;苏母穿着件花棉袄,脸上满是笑容。“小贺来了!快进屋坐!”苏母拉着贺礼的手,往屋里走,“外面冷,进屋暖和暖和。”
进屋后,苏母给贺礼倒了杯热茶,苏父则跟贺礼聊起了古董鉴定的事。“听说你最近收了不少好东西,还有郑板桥的竹画?”苏父好奇地问,“我早就想看看了,正好今天有空,你带我们去看看吧。”
贺礼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今天来,就是想请苏晚学姐去三进院看古董,叔叔阿姨要是有空,也一起去。”
“好啊!”苏母高兴地说,“我还没见过你说的三进院呢,正好去开开眼。”
一行人骑着自行车,往三进院走。路上,苏晚跟贺礼聊起了家里的事,说她爷爷留下的医书已经整理好了,还有几件古董,想让贺礼帮忙看看。贺礼点头答应,说等过了年就去她家。
到了三进院,贺礼推开大门,院子里的积雪已经扫干净了,二进院的石桌上摆着几盆梅花,开得正艳;三进院的正房门窗上贴着春联,透着股喜庆。“快进屋暖和暖和。”贺礼打开正房的门,里面生着煤炉,暖烘烘的。
“这院子修得真好!”苏母赞叹道,“比我们家的四合院还气派,尤其是这正房,看着就敞亮。”
苏父也点头:“装修得很有韵味,既保留了老四合院的特色,又增添了现代的便利,不错不错。”
贺礼笑着说:“都是李叔他们的功劳,他们手艺好,干活又认真。咱们先去地下室看看古董吧,那里有我最近收的宝贝。”
一行人走进地下室,贺礼打开灯,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满架的古董。“这是康熙青花龙纹罐,这是明代铜炉,这是清代紫檀木柜……”贺礼一一介绍,苏父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还上手触摸,点头称赞:“这些古董品相都很好,尤其是这个紫檀木柜,工艺精湛,是件难得的珍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收古董成为大佬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收古董成为大佬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