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的清晨,薄雾如纱,萦绕苍翠峰峦。几缕曦光穿透林幕,投下斑驳光影。
灵泉洞内,黄清璃静坐石台五日,此刻缓缓睁眼。洞中清泉潺潺,本应宁心,却映出他眼底深藏的困惑与疲惫。
五日凝神,试图化解心中那近在咫尺却坚如磐石的滞涩感,却如石沉大海,徒劳无功。
一声悠长叹息散入寂静。“看来,闭门枯坐,终非良策。”他自语,声音沉淀着焦灼与决断。
起身,整了整素白衬衫的褶皱,神情归于沉静,唯有眼底跳动着寻求突破的微光。他走出山洞,身影融入未散的晨雾,向山巅那座庄严肃穆的殿宇——九嶷书院行去。
-----
玉清殿内,檀香袅袅。书院典籍部主事陆庞德正于紫檀案后抚阅古籍。沉稳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案前。
“晚辈黄清璃,拜见陆部长。”黄清璃恭敬行礼。
陆庞德抬头,目光如炬,掠过黄清璃微沉的步履与眉间郁色。“步履微滞,气息不宁……可是心中困顿难解?”他直指核心。
“正是。”黄清璃坦然,“晚辈于洞中静思五日,试图梳理心绪,冲破迷障。然……那滞涩之感坚若磐石,思绪每每行至关键,便如遇铜墙,震荡难前。晚辈深感困顿,特来请教。”
陆庞德沉吟片刻,指节轻叩案面。“困守一隅,非破局之道。书院藏书馆有位长者,学识渊博,阅历如海,常能以独特视角点破迷思。或许……他能助你寻得一线清明。”
-----
藏书馆内,陈年书卷气息弥漫。高大书架林立,尘埃在斜射的光柱中浮动。
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沧桑的长者倚坐竹椅,枯瘦指尖一枚古旧铜钱灵巧翻转。阁门轻响,黄清璃步入。
长者半阖的眼缓缓睁开一线,浑浊目光精准落在他紧锁的眉宇上。
“小家伙,眉头锁得似要夹碎山核桃,气息沉滞如负千钧……可是前路迷茫,进退维谷?”沙哑声音带着穿透力。
黄清璃心中一震,立刻深施一礼:“长者明鉴!晚辈黄清璃,确因心中困顿,思绪如陷泥沼,进退不得。”
“哦?”长者眼中掠过微光,指尖铜钱轻抛又落回掌心。
他摩挲着铜钱温润边缘,缓缓道:“人生行路,其要旨,尽在‘道法自然’。你可知,为何‘自然’二字,重逾万钧?”
黄清璃凝思:“晚辈以为,自然乃天地运行之理,万物生息之序。行事当顺应此理?”
“只触皮毛。”长者摇头,“‘道法自然’,非仅效草木枯荣之表象。其精髓,在领悟万物运行那无可违逆、又蕴藏生机的‘大势’与‘内在韵律’!”
他举起铜钱,“看此物,外圆内方。圆融通达,棱角内蕴。此乃天地运行之隐喻!为人行事,当效此物。”
“外圆,便是懂得顺应天地大势,如流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强行,不妄作;内方,则是无论外界如何,内心持守本真,如磐石不移!这便是‘法自然’而‘持本心’!”
藤杖忽地敲击青砖!
“笃!”
沉闷声响震起微尘。长者目光陡然清亮锐利:“这‘道法自然’,便是让你这滴水,融入天地运行的大江大河!
你看那山间草木,何时强求烈日?何时抗拒风雨?
它们只在岩缝扎根,风雨中挺立,霜雪中蛰伏,静待天时!这便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藤杖猛地指向窗外翻涌云海,声音转沉:“再看那强求速成、逆势而行者?急躁冒进,根基不稳者有之;心术不正,终陷歧途者有之!这便是违逆‘自然’的下场!”
杖尖倏然停在黄清璃眉心三寸!无形压力笼罩。
“小子!若竭尽全力仍不可得,何不暂放执念,学那山间野草?去看看它们如何在岩缝扎根,如何在风雨中挺立!去看云聚云散,雨落风起!或许……你能从那里,寻到一丝属于你的‘道’!寻到那破开迷雾的‘天时’!”
恰在此时!
“呼——呜——!”
猛烈山风裹挟湿寒,撞开半掩木窗!窗外铅云低垂,暴雨将至。
黄清璃心头剧震,对着长者深揖,转身决然离去,直奔后山直面云海的断崖。
狂风呼啸,衣袍猎猎。他行至崖边,反手拔出青钢长剑,剑尖深深刺入身侧岩缝!随即盘膝坐于剑旁,任凭天风撕扯,长发狂舞。他脊背挺直如崖壁磐石,目光穿透乱发,死死锁定前方翻腾如墨的厚重云层。
心神凝聚之际——
啪!
一滴冰冷雨珠砸落额间!紧接着,亿万雨滴倾泻而下!天地间垂落巨大雨幕,狂风裹挟轰鸣,将他彻底吞没。
在这风狂雨骤中,黄清璃眼中却亮起光芒。专注之下,他清晰地“看”到:
雨滴在重力牵引下坚定下落,轨迹却在狂风中扭曲、分裂、旋转,如天地书写的玄妙线条。
雨滴撞击岩石或剑身,瞬间迸裂成细碎晶莹的水雾,悬浮、盘旋,又在新生雨滴中消散……生灭轮转,蕴含至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尘为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尘为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