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依清旷殿的斥责如同在胤禑心头悬了一柄利剑。自那日起,听松院西梢间的灯火总要比别处熄得更晚些。
每日从澹泊敬诚殿随侍晨议归来,或是午后在依清旷殿听完翰林学士的讲授,胤禑便一头扎进书案,再不似从前那般偶尔偷闲观鱼赏鹤。
这日,他下学回来便马上铺开雪浪纸,磨浓松烟墨,悬腕提笔,一丝不苟地誊抄着《资治通鉴》的篇章。
白日里听讲的笔记也重新用工整的楷体誊写一遍,字字力求端正,笔笔不敢懈怠。连
青禾端来的冰湃果子露,他也只匆匆啜饮两口,便又埋首纸墨之间。
“主子这劲头倒像是要考状元了。”张保看着胤禑那挺得笔直的脊背和专注的侧脸,忍不住小声对青禾嘀咕。
青禾将一碟新剥好的湃杏仁轻轻放在书案一角,低声道:“经了上回的事,主子心里憋着股劲儿呢。这样也好,沉下心来做学问,总是没错的。”
她看着胤禑笔下日渐工整清秀的字迹,心中也觉欣慰。
连负责讲学的老学士这几日也捻着胡须,在课堂上当众夸赞过两次“十五阿哥笔记清晰,颇有进益”。
日子便在笔尖的沙沙声和书页的翻动声中,悄然无声地滑过。
塞外的夏日愈发浓郁,万树园的蝉鸣也一日响过一日。
这日午后,胤禑刚从依清旷殿下课回来,额角还带着薄汗,正欲更衣继续他的抄书大业,十二阿哥胤祹身边的贴身太监却笑吟吟地来了听松院。
“给十五爷请安。”太监打了个千儿,“我们爷说,见十五爷这些时日用功太过,瞧着人都清减了,少年人还是该松快些才好。”
“爷特命奴才来请十五爷移步竹香馆坐坐,爷新得了些南边的好茶,还有……还有几幅新摹的热河山水图,想请十五爷一同赏鉴赏鉴。”
胤祹在众皇子中,性情最为温和恬淡,不涉纷争,唯好书画文玩。
他的居所竹香馆位于行宫西北角,靠近狮子园,因庭院遍植翠竹而得名,是行宫中一处清幽雅致的所在。
胤禑对这位性情宽厚的十二哥素有好感,加之连日苦读也确实有些乏闷,便欣然应允。
竹香馆内果然清凉幽静,甫一进院便觉暑气顿消。
茂密的竹林将烈日筛成细碎的光斑,洒在青石小径上,微风过处竹叶簌簌,带来沁人心脾的清气。
正厅轩敞,门窗皆开,只悬着湘妃竹帘遮阳。
胤祹穿着一身月白色云纹暗花绸常服袍,未系腰带,显得很是闲适。他正站在一张宽大的紫檀画案前,案上铺展着一幅刚完成不久的长卷。
“十五弟来了,快坐!”胤祹笑容温煦,招呼胤禑在旁边的花梨木圈椅上坐了,又命太监奉上刚沏好的碧螺春。
青瓷盖碗中,茶汤清碧,芽叶舒展,幽香扑鼻。
“十二哥这里真是神仙洞府,好生清凉。”胤禑由衷赞道,接过茶盏。
“不过是图个清静罢了。”胤祹笑道,引胤禑到画案前,“你来得正好,瞧瞧这个。”
他指着长卷,“这是仿着宋人笔意,又结合塞外实景摹绘的热河三十六景。这一幅是‘南山积雪’,这一幅是‘北枕双峰’,还有这‘锤峰落照’…最难的是这‘烟波致爽’,既要画出水汽氤氲的朦胧,又不能失了楼阁的筋骨。”
胤祹兴致勃勃地指点着画上的笔墨,设色和构图,眼中闪着纯粹的热爱之光。
胤禑虽不善丹青,但自幼受宫廷熏陶,鉴赏眼光是有的。
他仔细看去,但见画上山峦起伏有致,林木葱郁生动,亭台楼阁掩映其间,笔触细腻而不失大气,设色清雅又透着塞外的明丽。
尤其那幅“烟波致爽”,水汽朦胧的湖面上,烟雨楼的飞檐翘角若隐若现,意境悠远。
“十二哥妙笔!”胤禑真心赞叹,“山石的皴法,水波的渲染,还有楼阁的界画,都精妙极了!尤其是这‘烟波致爽’,当真画出了那份空蒙的韵致。”
胤祹听得胤禑赞到点子上,更是高兴:“十五弟好眼力!这界画最是费工夫,一点马虎不得。来,尝尝这个,苏州新到的玫瑰松子糖,配这茶正好。”
他推过一只精巧的甜白釉小碟。
兄弟二人品着香茗,吃着甜点,对着画卷指点评说,从画技谈到沿途风景见闻,气氛轻松而融洽。
胤禑连日来因苦读而紧绷的心弦,在清幽的竹影茶香里不知不觉地松弛下来。
半月时光倏忽而过。
一场期盼已久的甘霖过后,塞外草原的生机似乎一夜之间勃发出来,连带着行宫里的气氛也重新活络。
为庆贺甘霖普降,也为抚慰远道而来的蒙古王公,康熙帝特在一片云戏台旁的敞轩设下盛大晚宴。
皇子、宗室、蒙古王公及其子弟济济一堂。
夜色初临,敞轩内外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冰鉴里堆着小山般的冰块,丝丝凉意混合着烤肉的焦香,奶酒的醇香以及瓜果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清宫,我在胤禑身边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清宫,我在胤禑身边当咸鱼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