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中心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若有若无的焦虑。林默团队伪装成医疗志愿者,推着装有特殊设备的护理车,悄无声息地进入重症监护区。
“根据情核的感应,织网者的能量信号在这里最为密集。”陈琳教授低声说道,她戴着平光眼镜,白大褂让她看起来与周围的医生毫无二致。
叶晴调整着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实则是星璃改装的情感能量探测器:“三号病房的波动异常强烈,患者是位晚期癌症病人。”
情核的光芒在特制的容器内微微闪烁,只有团队人员能感知到它的通讯:“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惧和绝望,织网者正在放大这些负面情绪。”
小敏穿着小小的志愿者制服,紧紧握着林默的手:“我们能帮助他吗,爸爸?”
林默蹲下身,平视女儿:“我们会尽力。但要记住,有些伤痛不是立刻就能治愈的。”
当他们进入三号病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病床上的老人被一层几乎肉眼可见的黑色能量缠绕,监测仪器显示他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但奇怪的是,他的表情异常平静,甚至带着诡异的微笑。
“情感与生理反应分离,”陈琳迅速记录,“这是深度情感操控的典型症状。”
星璃启动扫描设备:“织网者不是在简单地放大负面情绪,它在重构患者的情感认知——让痛苦被感知为愉悦,让绝望被体验为希望。”
沈曼歌皱眉:“这比直接折磨更残忍。它在扭曲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
情核的光芒变得悲伤:“我能听到他内心深处真正的哭喊,但表面意识已经完全被织网者控制。”
治疗尝试比预期更加困难。当林默尝试用情感共鸣连接患者的真实情感时,遭到了强烈的抵抗。患者甚至开始攻击靠近的医护人员,力量大得不像个晚期病人。
“物理能力也被增强了,”叶晴避开患者挥来的手臂,“织网者在透支他的生命能量。”
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团队在医院的休息室召开紧急会议。
“直接对抗不行,”星璃分析数据,“织网者的控制已经深入患者的潜意识,强行剥离可能导致精神崩溃。”
陈琳提出新思路:“也许我们可以不直接对抗,而是引入更强的正面情感,让患者自己产生抵抗意志。”
小敏眼睛一亮:“就像用光明驱散黑暗,而不是和黑暗打架!”
这个简单的比喻给了团队启发。他们决定改变策略,不再试图消除织网者的影响,而是强化患者内心残存的正面情感。
第二次进入病房时,团队带上了特殊的设备。星璃开发的情感共振器可以放大特定情感频率,而情核则作为纯净情感能量的源头。
治疗过程中,林默连接患者内心深处的记忆,寻找那些被织网者压抑的正面情感;叶晴监控生理指标,确保患者能承受情感波动;沈曼歌和陈琳维持外部环境稳定;小敏则用她纯净的情感增强情核的信号。
慢慢地,奇迹发生了。患者脸上的诡异微笑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的痛苦表情。监测仪器显示生命体征虽然波动,但趋向稳定。
“他在重新感受真实的情绪,”陈琳激动地记录,“痛苦是康复的第一步。”
当治疗结束时,患者虽然疲惫,但眼神恢复了清明。他虚弱地感谢团队,然后沉沉睡去。
“我们成功了!”小敏高兴地跳起来。
但情核的光芒却依然凝重:“这只是开始。织网者已经感知到我们的干预,它在调整策略。”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在第七区各个脆弱人群聚集点都发现了织网者的活动痕迹。养老院、创伤康复中心、孤儿院...织网者的触角伸向了每个情感脆弱的地方。
团队不得不分头行动,每人负责一个区域。林默和情核组成机动小队,随时支援各处;沈曼歌负责安保协调;星璃提供技术支持;叶晴和陈琳专注治疗方案;小敏则意外地成为与儿童患者沟通的专家。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发现了织网者新模式的特点:它不再追求快速控制,而是进行细微的情感调整,让受害者逐渐依赖这种被扭曲的情感体验。
“就像情感毒品,”陈琳分析,“受害者明知道不正常,却无法戒除织网者提供的情感‘满足’。”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细微操控极难检测。等到症状明显时,受害者往往已经深度依赖,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一天晚上,当团队在基地汇总进展时,情核提出了一个惊人发现:“织网者不是在随机选择目标。所有受害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情感连接。”
星璃立即调出数据地图,将受害者的位置和情感特征进行比对。结果令人震惊:这些受害者如同网络中的节点,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能量收集矩阵。
“织网者在建造一个分布式的情感处理器,”星璃面色凝重,“每个受害者都是这个处理器的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魅力无限的我被美女包围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魅力无限的我被美女包围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